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肝纤维化的中医疗法

2016-04-06 求医网 A +

肝纤维化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它是由多种致病因子所致的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而引发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淀的病理过程,临床上有很多慢性肝脏疾病均可引起肝纤维化。

中医认为,肝纤维化发病多因湿、热、痰、毒、郁、瘀、虚,作用于肝经,其中瘀血阻滞肝脉是肝纤维化的共同病理基础。从辨证的角度看,兼有脾气虚损、肝肾阴虚、气机郁滞、痰浊凝滞、热毒内蕴等。根据以上病理特点,中医一般采用活血化瘀、益气活血、滋阴活血、行气活血、解毒活血及化痰活血等六种治法。

1、滋阴活血法

根据中医肝肾同源理论,肝病日久损及肾脏。因肝纤维化以湿热多见,热毒易损伤阴液,患者也多见肾阴亏损。因此,在治疗上除了健脾燥湿、化瘀通络外,滋补肝肾之阴也很重要。

2、活血化瘀法

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疏泄,肝受邪必将导致血运异常,血滞经脉,成为瘀血容易形成的生理基础。在慢性肝病的演变过程中,多种致病因素如湿热邪毒、酒精等导致肝纤维化,瘀血为致病的原因,故宜活血化瘀。

3、益气活血法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旺有助于鼓动血液运行,故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肝纤维化。

4、解毒活血法

湿热毒邪是导致肝纤维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肝纤维化患者常兼有湿热毒邪未尽,因此在活血化瘀的同时,常配以清热解毒之法。

5、行气活血法

肝主疏泄,肝气郁滞可致血瘀,血瘀引起气滞,因此行气活血法为中医治疗肝纤维化的常用治法。

6、化痰活血法

中医认为,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为毒邪内侵,肝络阻滞、毒滞经络,日久化热,灼津成痰,加之毒邪留恋,蕴于脾胃,水湿不化,而致痰瘀互结,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因此,化痰活血也是肝纤维化治疗的重要方法。

温馨提示:患上肝纤维化后患者应合理的膳食,注意好营养的调节和免疫力的提高,最主要的就是在饮食上要做到滴酒不沾,只有长期坚持合理生活方式,才有利于气血调畅,从根本上改变肝病肝郁血瘀的病理状态,一直以来,治愈肝纤维化都是世界性的难题,大家一定要慢慢的调理,不要放弃,采用中西结合也是可以逆转的。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