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百分之百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了解又何谈有效的预防与治疗,不能及时治疗就不能确保康复。因此,熟知哪些因素可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发病前又有哪些先兆表现是很重要的。接下来,求医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前先兆
1、腰痛
腰痛的程度决定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情况,急性发作者起病突然,症状较重,腰脊肌可产生明显痉挛紧张。慢性发作者起病缓慢,疼痛症状较轻,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加重。
2、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译】: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应对因治疗,对症治疗。)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代表反应症状,坐骨神经痛的程度决定于神经根受压情况。坐骨神经疼痛方式表现于刀割样灼痛,急性发作期疼痛可使患者不能安睡。疼痛持续的时间与压迫的程度有关。一般3~4周后症状可逐渐缓解,少数患者可持续数月。疼痛反应的区域可根据突出的部位,腰3~4突出,放射痛经大腿前方下行至小腿内侧至足内前方。腰4~5突出放射痛经大腿后侧、腘窝及小腿外侧至足面。腰5、骶1突出,放射痛经大腿的后侧至腘窝及小腿后侧至足底。
3、下肢皮肤感觉麻木
下肢皮肤感觉异常,发生于压迫较重的椎间盘突出患者,反映了神经传导与触觉神经纤维的功能障碍。麻木的区域决定于神经根受压的段位,一般腰3~4突出,表现于大腿前侧及小腿内侧部位,腰4~5突出表现于小腿外侧,足及拇趾背侧,腰5、骶1突出表现于小腿后侧及足底。
4、肌肉支配失调
突出组织对神经根产生严重压迫时,出现肌肉神经支配失调。发生伸拇肌力、跖屈伸肌力减弱。
5、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是神经根受压后的代表反应,行走时表现下肢疼痛无力,下蹲后症状减轻。这说明行走时神经根在压迫状态下受到牵拉,下蹲后由于体位的变化神经根呈放松状态,压迫中的神经运动牵拉得到静止,疼痛症状相应减轻。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卧床休息时常保持侧卧下肢屈曲位。
6、下腰部马尾神经症状
腰5、骶1的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巨大的突出物可压迫马尾神经,造成马尾神经压迫性损伤,出现肛门区胀痛,会阴部麻木,排尿困难,严重者大小便失控,男性患者可出现阳痿。
温馨提示:腰痛不一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孕妇多有腰痛,主要是骨盆韧带松弛所致。加上胎儿不断发育,腰椎负担逐渐加重,可能引起腰肌疲劳而引发腰痛。这种腰痛属于生理反应,通过休息和调养便可减轻,分娩后可恢复如常。
【参考文献:《腰椎间盘突出症防与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