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西医治疗运动神经元的效果

2016-04-05 求医网 A +

运动神经元疾病是一组选择性地累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脑干颅神经、运动神经核细胞,以及大脑运动皮质锥体细胞的进行性病变,临床表现为不同组合的肌无力、肌萎缩,以及延髓麻痹例如有吞咽困难,语言构音不清等症状。锥体素征,如肢体镇颤痉挛等。运动神经元病也是神经科常见病症之一,临床常见的分型只要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两大类。病人都有肌肉萎缩,肌肉无力肌束震颤的证候。

运动神经元疾病多于30岁左右发病,中老年患者多见。通常以手部小肌肉无力和肌肉逐渐萎缩起病,可波及一侧或双侧,或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因大小鱼际肌萎缩而手掌平坦,骨间肌等萎缩而呈爪状手。肌萎缩向上扩延,逐渐侵犯前臂、上臂及肩带。肌束颤动常见,可局限于某些肌群或广泛存在,用手拍打,较易诱发。少数肌萎缩肌无力可从下肢的胫前肌和腓骨肌或从颈部的伸肌开始,个别也可从上下肢的近端肌肉开始。

颅神经损害常以舌肌最早受侵,出现舌肌萎缩,伴有颤动,以后腭、咽、喉肌,咀嚼肌等亦逐渐萎缩无力,以致病人构音不清,吞咽困难,咀嚼无力等。球麻痹可为首发症状或继肢体萎缩之后出现。晚期全身肌肉均可萎缩,以致卧床不起,并因呼吸肌麻痹而引起呼吸功能不全。

西药治疗目前尚无针对性药物,大多以免疫抑制剂、神经营养剂、激素类治疗,短期内可能有疗效,但长期使用可出现多种毒副作用,比如肝损害、血液疾病、肾损害等,上述患者在西医院用西药治疗第二个月即出现肝损害表现。

温馨提醒:中医药学在对各种疾病的治疗上,均以辨证施治为基本内涵,融药物、针灸、气功、推拿、心理、食疗及单验方等为一体,具有显著的理论特色和独特的疗效,因而具有一种整体的综合优势,对运动神经元疾病来说,更是如此。

【本文由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神经内科供稿】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