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植物神经紊乱因素和症状

2016-04-01 求医网 A +

导致植物神经紊乱的因素

1、性别因素

女性由于性腺的内分泌和某些生理过程等特点会引起情绪不稳、冲动、焦虑等临床表现。这与中枢神经抑制催乳素的分泌有关。因为女性如出现月经过少或泌乳等现象时,就会反馈到中枢神经而促使体内催乳素升高,这样就会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精力减退和对应激的耐受力下降等症状发生。男性多受酒精和烟草的影响,体内血睾丸酮水平的降低会诱发男性的抑郁症的发生。

2、遗传因素

在临床上,已经查明遗传因素同精神障碍的发病有直接关系。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虽然在调查中可以认定上诉疾患在遗传方面有明显的趋向性,但在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至今没有一个结论性的结果。因为遗传性是“先天既得性”与“后天获得性”两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所以说遗传性的显现,是同病人病前和发病时的社会环境对病人的影响有直接的关系。

植物神经紊乱因素>>>推荐阅读:专家谈植物神经紊乱

3、年龄因素

童幼年时期,由于儿童身体和精神的发育并未成熟,所以缺乏自我控制情感和行为的能力,同时因为其保持着幼稚的情感、行为和原始反射,所以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再加上现在社会各方面对孩子的压力增大,所以孩子们会因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情感和行为方面的障碍。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内分泌系统特别是性腺不断的发育成熟,会出现植物神经系统的不稳定性,表现有异常的情绪波动,对外界应激因素的影响极为敏感。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如强迫症、癔症、心境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情绪对植物神经紊乱的影响

植物神经系统亦称自主神经系统。是专门支配内脏器官活动的神经;它由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一对所组成,它有独立的中枢,名为植物神经中枢。

在情绪活动时,交感神经系统开始活动,这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血管系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机体处于唤醒状态。同时,为了获得更多的氧气,呼吸会加快,肝脏也会输出更多糖进入血液。为了把血液送给大脑和骨骼肌肉,消化系统的供给减缓,瞳孔放大,唾液的分泌活动受到抑制。

在情绪活动后,副交感神经系统恢复活动,使身体状况恢复到情绪发动前的平静状态。心态平缓、血压降低、瞳孔收缩、呼吸减缓、唾液再次分泌、消化系统恢复正常功能、能量供给也处于逐步下降。情志病证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