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银屑病

银屑病的皮肤微循环有改变吗

2016-04-01 寻医问药 A +

微循环是指人体血管系统中徽小血管内的血液循环,由最末端的毛细血管组成,也是血液和人体器官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使得新鲜的血液能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而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能进入血管被带走。体内所有的毛细血管连接起来总共有10万公里,可见血液与组织的物质交换有着巨大的接触面积。皮肤毛细血管的终末为一个直立的毛细血管襻,呈发夹形。用50一100倍的光学显微镜观察皮肤,可见点状或弧形的红色袢顶。在甲根部,皮肤菲薄并折叠成皱襞,此处直立的血管襻也随之平卧,成为一个独特的微循环现察部位。

与正常人比较,银屑病的皮损中毛细血管扩张、增生、扭曲,平时点状的红色袢顶变成了线团状。甲皱处即使无银屑病皮疹,也可见管袢扩张、弯曲崎形、袢顶瘀血、血流缓慢、渗出明显。这些表现提示:银屑病皮损中有明显的微循环障碍,结合临床上“肌肤甲错”的症状,符合中医学中的血瘀证;甲皱微循环的异常反映了全身微循环异常的倾向。因此,在银屑病的治疗中,活血化瘀的治则是中医的重要部分。

在银屑病消退后再继续观察,发现皮损消退后,局部毛细血管并不同时恢复正常,最早恢复者在皮损消退后2周出现,绝大多数在2-6个月后恢复正常,但个别病例在1年后仍不正常。这项研究的主持者刘承煌教授认为:这可能是本病易于复发的原因之一,故皮损消退后不应立即停止治疗,而应该继续治疗直至微循环恢复正常为止。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