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听力下降的原因,其实都隐藏在我们身边。除外其他的因素,光是各种疾病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吞噬我们的听力。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听不见了,就悔之晚矣。所以了解可能引起听力下降的疾病,对预防听力损失和耳聋是非常必要的。
生活中常见的能够引起听力下降的五官科疾病,主要是中耳炎。由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疾病能够引发中耳炎,所以也算在其中。中耳炎分类较多,能够引起听力损失和耳聋的,是“卡他性中耳炎”,患者由于咽鼓管粘膜因较长时间的充血、水肿,变得增厚或粘连,引起咽鼓管的功能不良。鼓室内由于长期负压,使鼓膜内陷,活动的范围变小,因此出现耳聋、耳鸣症状。耳聋:常因反复急性发作,听力时好时坏,渐进加重。
除了中耳炎,还有一些全身性疾病也会导致听力下降。例如糖尿病、肾炎、高血压、中风等。
(1)糖尿病由于糖尿病有明显血管硬化可引起小静脉栓塞,使内耳产生供血不足,或因动脉硬化致小血管破裂,使耳蜗或迷路瘀血影响听力,故临床上有35%一50%的糖尿病人听力下降在20分贝一30分贝。
(2)慢性肾炎慢性肾炎的病人常伴有高血压或贫血,可影响耳听觉功能,同时慢性肾炎病人常用利尿剂或抗生素,又可直接损害内耳血管纹,因此慢性肾炎病人大多会有不同程度听力下降。
(3)高血压动脉硬化常使内耳供血失调,同时又因此类病人多有高血脂,故对听力影响很大,并伴持续高音调耳鸣,严重者语言辨别力下降。
这些慢性疾病除了对身体的损伤以外,还会逐渐的偷走患者的听力,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在治疗这些慢性病的同时,一定要积极预防听力的损失以及耳聋的发生。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