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如何应对急性肾衰竭少尿期

2016-03-21 寻医问药 A +

如何应对急性肾衰竭少尿期?一旦患有急性肾衰竭,肾功能迅速(数天至数周)持续减退(氮质血症)时出现的临床情况,少尿可有可无。急性肾衰(ARF)可分为肾前性、肾后性和肾性。那么一旦确诊为急性肾衰竭,应该如何应对急性肾衰竭少尿期?

1、纠酸:轻度的代谢性酸中毒无需治疗,除非血碳酸氢盐浓度<10mmol/L,才予以补碱。根据情况酌用碳酸氢钠、乳酸钠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治疗。酸中毒纠正后,可使血中钙离子浓度降低,出现手足搐搦,故应配合10%葡萄糖酸钙10~20mL静脉注射。

2、中药治疗:可试用大黄、附子、公英、牡蛎、龙骨、丹参等煎液高位灌肠以通腑泄浊、解毒导滞。

3、治疗高血钾:轻度高钾血症(<6mmol/L)只需密切观察及严格限制含钾量高的食物和药物的应用。如血钾>6。5mmol/L,心电图出现QRS波增宽等不良征兆时,应及时处理。措施有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20mL,2~5分钟内注毕;静注5%碳酸氢钠100mL,5分钟注完,有心功能不全者慎用;50%葡萄糖40mL静脉注射,并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10U;或及早行透析治疗。

4、饮食和营养:应供给足够的热能,保证机体代谢需要。每日最少摄取碳水化合物100g,可喂食或静脉补充,以减少糖异生和饥饿性酸中毒。为减少氮质、钾、磷和硫的来源,应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每日给予蛋白质0。5g/kg体重,选用高生物学价值的优质动物蛋白,如鸡蛋、鱼、牛奶和精肉等。亦可使用静脉导管滴注高营养注射液,主要有8种必需的L-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高浓度葡萄糖组成。使用高营养注射液后,能降低血尿素氮,改善尿毒症症状,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急性肾衰的死亡率。但是,应注意其合并症,主要为导管相关合并症及代谢紊乱。如局部感染,败血症和静脉血栓形成,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高糖血症。故在使用时,应监测血钠、钾、二氧化碳结合力和糖的水平,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5、严格控制水、钠摄入量:这是治疗此期的主要一环。在纠正了原有的体液缺失后,应坚持“量出为入”的原则。每日输液量为前一日的尿量加上显性失水量和非显性失水量约400mL(皮肤、呼吸道蒸发水分700mL减去内生水300mL)。显性失水是指粪便、呕吐物、渗出液、引流液等可观察到的液体量总和。发热者,体温每增加1℃应增加入液量100mL。血钠的监测为补液量提供依据。不明原因的血钠骤降提示入液量过多,尤其是输入水分过多,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血钠的增高表明处于缺水状态,引起浓缩性高钠血症,则不必过分严格限制低张液体的摄入。轻度的水过多,仅需严格限制水的摄入,并口服25%山梨醇30mL通便导泻。明显的水过多,上述措施无效,应即行透析治疗以脱水。

6、纠正心力衰竭:急性肾衰中的急性心衰多由水、钠过多,心脏负荷加重所致,或由电解质紊乱引发的心律失常、代谢性酸中毒等亦与心衰有关。其临床表现与一般急性心力衰竭大致相同,处理措施亦基本相仿。但应按照内生肌酐清除率来调整洋地黄类药物的剂量。其最佳治疗措施还是尽早作透析治疗。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