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类风湿患者关节畸形是为何

2016-03-16 寻医问药 A +

在骨科疾病当中,有一种疾病比较特殊,那就是风湿性关节炎,这不但是一种骨科疾病,还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并且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了。专家指出,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大的危害就是导致关节畸形,进而影响关节功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畸形的所有因素中肌腱、韧带及滑囊病是不可忽略的三个因素:

1、在手足小关节,固肌腱和腱鞘距离关键很近,关节内的炎性肉芽组织可突破关节囊和肌腱鞘,腐蚀肌腱,引起腱鞘炎,肌腱炎,肌腱粘连或肌腱断裂。肌腱粘连或断裂,使受累关节长期处于非功能位置,即可发生畸形或脱位。这一条是指继发于关节的病变(关节内炎性肉芽肿胀所致)实际上原发的腱鞘炎和肌腱炎在临床上也很多见。

2、肥厚的滑膜组织和关节内积液对关节囊和韧带有机械性扩张作用,使之逐渐变为薄弱和松弛,关节软骨面和软骨下骨质萎缩,破坏,吸收后,关节囊和韧带相对地变松。

3、股骺板破坏后,骨的生长发育失常都可使关节引起不同程度的畸形病症。由于疼痛引起的保护性肌肉痉挛,使关节长期处于非功能位置,即可引起肌肉,韧带挛缩和关节畸形。

4、继发的肌腱,因手部小关节囊背侧比较薄弱,炎性肉芽不易从掌侧关节囊有坚厚的掌板存在,炎症肉芽不易从掌侧突出,所以继发性的少见。原发性腱鞘滑膜的发展过程和关节滑膜炎相似。病变如侵犯肌腱,则是先天肌腱表面形成血管翳,继之炎症肉芽深入到腱纤维之间。严重者发生坏死。腱条上的结节有时可从皮外触知,可引起手指屈伸障碍及弹拨现象。晚期可发生肌腱粘连或断裂。这些原发性的肌腱,腱鞘损害,同样是畸形的重要原因。

类风湿因子(RF)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最早使用的血清学指标,是针对人免疫蛋白IgG分子Fc片断上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抗体,有RF—IgM,RF—IgA,RF—IgG和RF—IgD等类型,临床上经常检测RF—IgM,它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阳性率可达50~90%,但其特异性不高。

专家表示,除类风湿关节炎外,类风湿因子阳性的还可能的原因有:

1.其它风湿性疾病: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

2.正常健康人

3.急性病毒感染:急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炎,接种疫苗后

4.寄生虫感染:疟疾,血吸虫病

5.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病,麻风,梅毒,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6.恶性肿瘤化疗或放疗后

7.其它高球蛋白状态:紫癜,结节病,慢性肝病,冷球血症

温馨提示:因而类风湿因子阴性并不能排除类风湿关节炎,阳性亦不能肯定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但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中持续高滴度阳性则预示预后差,骨破坏及关节外表现发生率较高。

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看了上述内容的介绍,大家应该清楚了吧,这种疾病的危害是很大的,如果确诊了类风湿病,专家建议,我们应当给予正确的认识,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以免加重病情导致疾病恶化。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