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痫的中医治疗案例
董男,33岁,楼盘工人。是一名脑外伤引起的癫痫发作。
该患者自述于几年前工作过程中,不慎撞伤头部致当场昏迷,经救治后留有头痛、肢体麻木、失眠等症状。及后又出现左半身肢体不自主抖动的现象,发作频率约为一周一次,后渐趋严重,抽搐发作更加频繁,并会有肢体强直、眩仆倒地、口中作声、醒后昏睡等表现。专家检查发现,患者面色晦暗,表情呆板,步态不稳,言语不利。自述每次发作后头痛剧烈,身体极度困乏,舌质暗,有瘀斑,脉沉弦涩。
专家诊断:
董姓患者乃脑外伤后瘀血留滞不去,扰于脑神造成的瘀痫,治疗方法为活血行瘀,通窍止痫。专家开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方剂(黄芪15g,赤芍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5g,当归10g,鸡血藤30g,麝香0.6g,三七15g,全蝎3g,地龙6g,苏木15g),在服用30剂后,病症明显减轻。又加大黄芪用量,增加党参、太子参以补益气血,继续用药60剂后,痫症未有再次发作。
专家介绍,产生瘀痫的最为常见的病因有肢体跌仆损伤、颅脑外伤、婴儿产伤等,另外,外感热毒、内热久羁、痰浊内阻、气血失调、病久体虚等所致的热痫、痰痫、虚痫等,因其复发性及长期性,使患者体内气血运受阻,导致气血功能失常,经脉瘀阻不能而产生和兼夹瘀血阻滞之症,故此在诊断痫症势必要谨慎辨识。
◆瘀痫患者有明显的颅脑外伤或产伤病史,或中风病后。
◆瘀痫发作形式较固定,多为口眼相引,脸面肌肉偏向一侧抽动,或一侧肢体抽动,或全身抽搐。另外还可见麻木、疼痛(剧烈头痛,腹痛或肢痛)等瘀之象。
◆瘀痫患者可能伴随有头晕、头痛等症状,且身体可见瘀斑或色素沉着等。
瘀痫的治疗多是据其病理施以活血化瘀方剂,但是,临床上痰瘀同生、痰瘀互强为痫者甚为多见,所以,在活血化瘀通络之时,常采并用化痰之物(菖蒲、半夏、胆南星、竹茹)来痰瘀同治。至于方剂配方中的加减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表现进行相应调整。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