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最着急的一定是家人,医院就是必去的地方。每次到医院检查,面对血常规化验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即便有医生的指点,但详细的诊断内容家长们还是一头雾水。其实,血常规化验单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我们需要关注的数据一般只有几项,这几项是直接反应孩子身体状况的。相信通过我们以下的讲解,很多家长都会明白今后面对化验单该怎么看。
第一项:CRP,CRP是c反应蛋白,它是判断孩子是否细菌感染,比白细胞更敏感,反应体现的早,若数值超出太多倍,可能预示一些重大疾病。
第二项:WBC,看白细胞的数量,数量大于10000.提示宝宝细菌感染,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也有特例高到20000多,有可能是淋巴细胞。
第三项:NEUT%看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中性粒细胞主要是针对细菌的,数值越高,说明疾病还在发展,有可能进一步加重。
第四项:NEUT=要看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如果它低于正常值,说明有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越低,说明病毒感染的程度越严重。如果高于正常值,说明是细菌感染。
第五项:看血小板,血小板的数值越高,说明孩子感染的次数越多。
第六项:看嗜酸细胞(EOS)绝对值和嗜碱性细胞(BASO)绝对值,它们是判断孩子是否过敏的指标之一。
第七项:看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淋巴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是干什么的呢?淋巴细胞主要通过分泌抗体来对抗病毒的。如果这两个值高出正常值,就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第八项:看单核细胞百分率和单核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是吞噬细胞,不管是病毒和细菌感染,吞噬细胞就会第一个出现。单核细胞越高,说明孩子这次发热的程度越严重,持续的时间也越长。
在治疗儿童疾病问题上,很多医生偏爱抗生素,但抗生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以及今后病情的稳定情况都会或多或少造成影响。家长们了解血常规化验单上数据反应的信息后,可以根据需要询问医生,是否必须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总之,了解血常规化验单对大家来说都是一种熟悉疾病的捷径。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