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夏季 让手足口病远离您的孩子

2016-03-10 网络 A +

导读:4至7月份为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国家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日前透露,截至到4月11日,2010年中国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8.26%,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在夏秋季比较常见,主要发生在1-5岁儿童可以出现散发也可以引起局部流行。这种病毒除侵袭婴幼儿外也可在较大儿童或成人中流行,病人较重的临床症状常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无菌性脑膜脑炎,脑干脑炎及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性疾病等。

手足口病传染源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及健康带毒者。病人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粪便中排出病毒的时间较长,约3-5周,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既溢出。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可经过多种途径传染健康人,比如患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分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牙刷、玩具等通过日常接触可经口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传播手足口病。

少儿手足口病易感染性

幼儿圆手足口病的各型病毒普遍易感,但易感性随年龄增长而降底。患了手足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6天,平均4天。治疗期最短3天,长者8天。在患者患病期间,其口鼻分泌物、粪便及其皮肤疱疹都具有传染性。

如何控制手足口病的蔓延

人与人接触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家庭和托幼机构的传播是本病社会传播的主要机制。

迄今对手足口病尚无特殊疫苗,亦无物资的抗病毒药物。因此,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患者,是行之有效的控制本病不发生继发感染的有力措施。因本病有自限性,除对症治疗外一般不需用抗菌药物,但要口腔内、手、足等处的疱疹破溃时,要防止细菌的继发感染。

卫生部门要做好手足口病的监测和预测工作,控制儿童集体机构的暴发,减少各种并发症。通过卫生宣传教育、早期就诊、早期诊断,减少传播。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体机构,坚持检诊制度,注意观察幼儿体温,口腔和手、足等处,同时做好日常用具的消毒。

手足口病患者应隔离治疗至主要症状消失。密切接触病人婴幼儿可注射丙种球蛋白,这样可减少发病或减轻症状。医疗单位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实行预诊,分诊或设专门诊室。

专家建议:预防手足口病关键在于讲究卫生

讲清洁、讲卫生是预防最关键的措施之一,据悉,成人一般不发病,但是也能被感染,也会传播病毒。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最关键的就是预防。要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的卫生,讲究个人卫生,婴幼儿、儿童,包括大人、家长,饭前、便后和外出后都要用肥皂、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通风,勤晒衣被。

同时,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或者是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的儿童。一旦孩子生病出现发烧或者出现皮疹这些症状,要立即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就诊。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