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手册

2016-03-10 网络 A +

(1)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由一组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夏秋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患儿多以发热起病,常伴有口腔黏膜、手、足等部位出现皮疹。有的患儿不出现发热,可出现皮疹。手足口病开始可表现为低热,胃口差,感觉不适,可伴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多从发热后的1~2天开始,可出现口腔溃疡,溃疡开始是水疱,之后常发展为腐烂样的小红点。口腔溃疡通常出现在舌头和内脸颊的口腔黏膜。与此同时,皮肤皮疹持续1天以上,偶见水疱,皮疹不痒,通常出现在手掌和足底,在臀部也可以出现。

(2)手足口病病情通常不严重。大多数型别的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经对症处理后,患者可在7~10天康复。个别病毒型别可引起少数病例出现合并症,如病毒性脑膜炎、心肌炎、肺水肿等,甚至死亡。

(3)手足口病传染性强。通常通过患儿接触过的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传播;摄入被污染的水、食品可以被感染;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被感染。

(4)感染手足口病后3~7天可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

(5)10岁以下儿童,尤其是婴幼儿(0~4岁)最易发生手足口病。

(6)预防手足口病,要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多通风、晒衣被的好习惯。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