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特别4岁以下的宝宝容易得这种病。那么,生活中该如何帮助宝宝预防手足口病呢?针对这个问题,专家表示,预防手足口病宝宝应多洗手!
预防手足口病宝宝应多洗手!专家介绍,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并且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比如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日常接触传播、经口感染等,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因此,家长应做好小儿的日常防护工作,衣物应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饭前便后要洗手,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多喝白开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一旦孩子出现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做好隔离工作。患儿宝宝可能因发热、口腔疱疹而不愿进食,所以饮食要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多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每次餐后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患儿的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随时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温馨提示:手足口病的危害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入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因此在流行时应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应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伴发无菌性脑膜炎时,其症状表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燥、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而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下患儿多见。(责任编辑:璃夕)(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