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调整饮食、促进消化和防治并发症。
1.消除病因在查明病由的基础上,积极治疗原发病。感染性疾病必须控制感染;先天性畸形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应尽快矫治;饮食习惯不良应予纠正。2.调整饮食应根据病情轻重,消化功能的强弱,以及患儿对食物的耐受能力,选择合适的喂养方法,给予合理饮食,循序渐进,逐步补充。热量和蛋白质供给:I度营养不良患儿消化功能一般尚好,可在原膳食的基础上逐渐增加热量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可自热量334—419kj/(kg.d))[80—l00kcal/(kg.d)、蛋白质3g/(kg.d)开始,逐渐增至热量630kj/(kg.d))[150kcal/(kg.d)、蛋白4.5g/(kg.d)。待体重接近正常后,恢复到正常的生理需要量。Ⅱ度营养不良患儿消化吸收能力已受到影响,可自热量250kj/(kg.d)[60kcal/(kg·d)]、蛋白质2g/(kg.d)开始,约一周后渐增至热量500kj/(kg.d)[(120kcal/(kg·d)]、蛋白质3g/(kg·d)。以后按轻度营养不良调整。Ⅲ度营养不良患儿消化吸收能力低下,饮食调整速度要馒。可从热量170kj/(kg.d)[40kcal/(kg·d)]、蛋白质1.3g/(kg.d)开始,根据食欲和消化情况经过多次调整,逐渐增至热能630kJ/(kg.d)[150kcal/(kg.d)]、蛋白质4.5g/(kg·d)。再按中、轻度营养不良逐渐调整。(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