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读:小儿呕吐,妈妈总是非常的担心。那么小儿呕吐要如何治疗呢?有哪些的治疗方法?下面小编将为您具体介绍。同时衷心的祝愿您和您的宝宝身体健康,宝宝快乐成长。
小儿呕吐的中西医治疗一、西医药治疗1、呕吐严重者须禁食4小时,除胃穿孔外,可用生理盐水或1-2%碳酸氢钠液洗胃注意侧卧以防吐出物吸入气管内。2、有脱水或电解质紊乱者,应及时按需要补液和供给电解质。若有周围循环衰竭应按循环衰竭处理。3、解痉药物,如癫茄合剂、阿托品654-2、普鲁本辛、1-2%普鲁卡因(1-2ml/岁/次)根据病情也可选用但注意应用不当可掩盖症状,不利于明确诊断。4、酚噻嗪类和丁酰苯类药物:普鲁氯噻螓、氯丙嗪、夏方氯丙嗪,氟哌啶醇可用于治疗因药物、放射线、手术所致呕吐,但副作用大,包括锥体外系反应、血象异常等。5.抗焦虑药、镇静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安定类药物有止吐作用,尤其对于因心理精神因素所致者;三环类抗抑郁药与止吐药联合应用,效果较好;二、中医药治疗1、伤食吐特点是呕吐物酸臭,不思乳食,恶心腹胀,气出秽臭。吐前不安,吐后安静,大便酸臭。治宜消食导滞,和胃止呕。1)山楂糖:生山楂500克,生姜20克,白糖250克。将白糖加水煎成稠汁,入山楂末、姜汁搅匀倒入盘中,晾凉切块即可。适用于伤肉食及伤乳食。2)山楂神曲粥:山楂30克,神曲15克,粳米100克,红糖6克。先煎山楂、神曲,取汁去滓,后煮米沸开,和入药汁,煮成稀粥,加糖,趁热食。2、胃热吐表现为食入即吐,吐物酸臭,口渴喜饮,牙龈肿痛,口臭,面红唇赤,小便黄少,大便秘结。治宜清热和胃,降逆止呕。1)鲜苇根90克,水煎浓汁,代茶饮。2)竹茹粥:鲜竹茹30克,粳米50克。先用水煮竹茹取汁去滓,入米煮粥,少量多次服。3)鸡内金烧灰,黄酒送服,日3次。注:以上的用量仅供参考,具体的可询问医师,或登入我们的网站(www.qqyy.com)进行在线提问。小编寄语:这些治疗方法记住了吗?请您多掌握。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介绍,您对小儿呕吐的治疗有了更深的认识。如想了解更多关于小儿呕吐的资讯,欢迎登入。我们将有更多的健康内容和专家等着您。(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