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症是因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合而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在妊娠期和分娩过程中,可有少量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循环,若胎儿红细胞所具有的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可产生相应抗体,此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可引起溶血。
新生儿溶血症以阴性ABO血型不合最常见,大多数是母0型,胎儿A型或B型。Rh因子不合主要见于母Rh阴性,胎儿Rh阴性,但母Rh阳性,仍可发生Rh因子不合。诊断:1、Rh血型不合溶血症一般在第二胎以后发生,若母已接受过血型不合的输血,则第一胎即可发生。ABO溶血症约有半数是在第一胎发生。2、ABO和Rh等不合的溶血症状基本相同,只是轻重程度有所不同。前者轻,病情进展较慢,后者重,病情进展快。本病轻者出生时与正常新生儿无异,1-2天后逐渐出现黄疸和贫血,程度日益加深,或稍有嗜睡,拒食。重型者则出现贫血,全身水肿,胸腹腔积液,肝脾肿大致死胎、流产或早产。有时胎儿出生时因贫血、水肿、心衰而死亡。大多数患儿则在生后24小时内或第二天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当间接胆红素上升到342μmol/L(20mg/d)以上可引起核黄疸,出现拥抱反射消失,哭声尖叫,甚至强直性抽搐、惊厥及角弓反张,最后死亡。(责任编辑:linli)(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