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小儿麻痹症的5个分期

2016-03-09 全球医院网 A +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性疾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小儿,尤其是婴幼儿。病毒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造成迟缓性肌肉麻痹,病情轻重不一,轻者无瘫痪出现,严重者累及生命中枢而死亡,大部分病例可治愈,仅小部分留下瘫痪后遗症。

典型病例可分为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一)前驱期:

病初发热38~39℃,伴上呼吸道炎症,婴幼儿可有腹泻,经1~4天热退,症状消失。

(二)瘫痪前期:

热退1~4天体温再度上升,伴烦躁或嗜睡,肢体疼痛,感觉过敏,头痛,婴儿拒抱。

(三)瘫痪期:

在瘫痪前期第2~4天出现瘫痪,可突然发生,亦可先有短暂肌力减弱。

少数患者无前驱期及瘫痪前期,直接发生瘫痪。瘫痪可发生在不同部位,以下肢最多。

(四)恢复期:

瘫痪出现1周后开始恢复,一般从肢体远端开始,最初3~8个月内恢复较快,8个月后恢复慢,部分病例很难或不能恢复。

(五)后遗症期:

发病后1年以上,瘫痪肌肉功能仍不能恢复,即进入此期。留有永久性跛行,躯干及肢体畸形,脊柱弯曲,马蹄内翻或外翻足等。(责任编辑:linli)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