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急性传染病,由病毒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部分病毒可侵入神经系统。患者多为一至六岁儿童,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瘫痪。那么,小儿麻痹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全球医院网专家说小儿麻痹症潜伏期为3~35天,一般为5~14天。根据病变范围及轻重,小儿麻痹症的临床表现可分为:1、小儿麻痹症的临床表现前驱期有发热、乏力、全身不适、上呼吸道感染及胃肠炎症状,持续1~4天。2、瘫痪前期可在前驱期症状消失后1~6天再次发热(双峰热),而至本期,或由前驱期直接进入,或以本期直接起病,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克氏征阳性等,同时常有全身肌肉疼痛、多汗等。3、瘫痪期多于病程2~7日,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瘫痪并逐渐加重,至体温正常后停止。瘫痪有以下几类:①脊髓型:最常见,呈不对称弛缓性瘫痪,多为下肢,其次上肢,颈背肌、隔肌、胁间肌亦可瘫痪,近端大肌群较远端小肌群瘫痪出现早且重,感觉多不受影响。4、恢复期小儿麻痹症的临床表现一般恢复顺序是先四肢远端小肌群,后近端大肌群、肌腱反射随之出现,开始恢复较快,6个月后减慢,多数一年内恢复。5、小儿麻痹症的临床表现后遗症期某些神经细胞损伤严重,相应肌群功能不能恢复,就会长期瘫痪,肌肉随之萎缩,肢体出现畸形如脊柱侧弯,足马蹄内翻或外翻,手下垂等。(责任编辑:勾勾)(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