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在一至六岁儿童身上发生的,由病毒侵入血液循环系统,或者部分病毒可侵入神经系统,引起的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瘫痪的疾病,就是小儿麻痹症,学名脊髓灰质炎。
一般而言,小儿麻痹症有两种基本类型:轻型(顿挫型)和重型(瘫痪型或非瘫痪型)。轻型小儿麻痹症轻型脊髓灰质炎占临床感染的80%~90%,主要发生于小儿。临床表现轻,中枢神经系统不受侵犯。在接触病原后3~5天出现轻度发热,不适,头痛,咽喉痛及呕吐等症状,一般在24~72小时之内恢复。重型小儿麻痹症重型常在轻型的过程后平稳几天,然后突然发病,更常见的是发病无前驱症状,特别在年长儿和成人。潜伏期一般为7~14日,偶尔可较长。发病后发热,严重的头痛,颈背僵硬,深部肌肉疼痛,有时有感觉过敏和感觉异常,在急性期出现尿潴留和肌肉痉挛深腱反射消失,可不再进一步进展,但也可能出现深腱反射消失,不对称性肌群无力或瘫痪,这主要取决于脊髓或延髓损害的部位。呼吸衰弱可能由于脊髓受累使呼吸肌麻痹,也可能是由于呼吸中枢本身受病毒损伤所致。吞咽困难,鼻反流,发声时带鼻音是延髓受侵犯的早期体征。脑病体征偶尔比较突出。脑脊液糖正常,蛋白轻度升高,细胞计数10~300个/μl(淋巴细胞占优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小儿麻痹症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很容易造成瘫痪。对于小儿麻痹症的预防,我国主要采取接种疫苗的手段。专家提醒广大网友,一旦发现病人,应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患者衣物用具应煮沸或日光下曝晒2小时消毒。(责任编辑:凳子)(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