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骨质疏松防治的四大误区

2016-03-09 网络 A +

现在又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是一种正常的人体老化现象,其实骨质疏松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患有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只要坚持采取正确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减少骨质疏松患者遭遇骨折的概率。

四大误区阻碍疾病防治

全国每年因骨质疏松性骨折而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因乳腺癌而死亡的数目,忍受骨痛和残疾者更是数目巨大。相比于西方社会对骨质疏松高度重视,制约我国骨质疏松防治脚步的。

一、患者的求治意识淡薄,认为骨质疏松是自然老化的结果,治疗上没有办法。其实只有一部分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所以它是疾病,而不是自然生理现象,而且这部分人是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有患者坚持在补钙基础上加用骨吸收抑制剂治疗,骨密度明显升高,活动自如,生活质量大大改善。

二、医生的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医学界不同专业的医师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深浅并不一样,对病人的解释和处理也不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骨质疏松认识的不足。

此外,医生对防治骨质疏松重要性的认识还很不够,除了内分泌科、妇科和老年科等与该疾病密切相关的专科外,大多数医生对骨质疏松都不够重视。特别是对一些因严重骨质疏松发生骨折的患者,医生、患者家属除了要重视骨折的处理,还要重视骨质疏松的治疗,否则还会遭受再次骨折的厄运。

三、不规范的防治宣传过多且长期存在。提起骨质疏松的预防,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补钙。诚然,钙和维生素D是增加和保持骨量不可或缺的基本营养成分,但骨质疏松防治绝不仅仅只是补充钙剂这么简单。

四、社会对骨质疏松防治重视程度还不够。因为绝大多数骨质疏松患者在骨折前无任何表现,因此倡导建立骨质疏松的常规体检制度非常重要,惠及大众的检查费用降低和药费降低也是当务之急。

早期诊断方案认知度较低

等到摔跤骨折发生了,骨质疏松可能已经很严重了,因此尽早地发现与诊断,也是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必须掌握的意识。目前通过体外分析骨骼中矿物质的含量多少以判断骨质疏松的程度,可早期诊断、评估治疗疗效和预测骨折风险等。骨密度测量最好是定期进行,并有计划地定期回访,从而在比较中判断是否有骨质流失的情况发生。

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包括老年人、更年期后妇女、嗜烟酗酒的人、过度节食减肥的人、不常晒太阳的人、饮食偏高蛋白的人、长期卧床者、少年白发、没有生小孩者;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痉挛药、抗凝血剂的人;患有肾病、肝病、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椎炎等。

相关阅读:骨质疏松四大早期症状(责任编辑:薛辛曳)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