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认为,引起口臭症的原因也较复杂,但主要是由于胃火为主,胃腑积热,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胃肠出血,便秘等引起口气上攻及风火或湿热所致,也可是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因齿为骨之余,属于肾、足阳明经络于上龈,手阳明经络于下龈,故脏腑病变可通过经络而出现口臭。
引起口臭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进行治疗时应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下面可归纳几个方面来进行治疗。1、肺胃郁热,外邪凝滞,肺胃郁热上攻,而致口臭,鼻干燥,咽红肿疼痛,涕黄,苔少,舌红,脉细数。治则:清热泻火芦荟汤加减:芦荟10克,甘草5克,麦冬10克,桑枝10克,赤芍10克,桔梗6克,薄荷5克,荆芥10克,黑山桅10克,辛夷10克。2、胃火灼盛:症见口臭、口干,牙龈红肿,消谷善饥,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数。治则:消热泻火清胃散加减:黄莲6克,生地20克,丹皮、霍香10克、苏梗10克,犀角20克(先煎)。3、肠腑实热:症见便秘口臭,小便短赤,心烦,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治则:滋阴清热通便小承气汤加味:生大黄15克,白芍10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霍香10克,生地20克,槟榔10克。4、肾阳不足:口臭、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口燥咽干。治则:养阴滋肾左归饮加减:熟地10克,山药20克,杞子10克,山芋10克,丹皮10克,麦冬10克,龟板10克烊冲,杜仲10克。值得一提的是节食也会导致口臭,是缘于节食消耗体内储备的脂肪,代谢出丙酮气息,还有一种是因遗传引起;有些妇女在月经来临也会口臭或口臭加重;一些药物也会引起口臭。所以在治疗口臭时首先要搞清病因,去除病灶,消除炎症,根据不同病因辨证用药。(孙铕)(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