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怎么办?

2016-03-08 全球医院网 A +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分支急性闭塞引起局部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胸骨后持续性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和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心电困进行性改变,常有心律失常,可并发休克或心力衰竭。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怎么办?

(1)疼痛:急性肌梗死患者常伴有持续剧烈的疼痛,因此止痛很重要。常用的止痛剂有婴粟碱肌肉注射或静滴;硝酸甘油0.6mg含服,疼痛较重者可用杜冷丁或吗啡。在护理中应注意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同时注意观察血压、尿量、呼吸及一般状态,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发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有低热,体温在37。38.5℃,多持续3天左右。如体温升高持续1周不迟,应注意捡查有无并发肺部感染或其他部位的感染。

(3)休克:右心室梗死时适当补充血容量为一重要环节。护理中应注意观察心率、血压和肺部哆音等,以协助估计补被量。如行血流动力学监田,一般维持肺毛细血管嵌顿压在2.4Pa左右。

另外根据病情,可酌情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升压药和硝普铀、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刑。同时注意纠正酸中毒。

(4)呼吸急促:对有呼吸急促的患者应注意观痞血压,皮肤敌膜的血循环情况,肺部体征的变化以及血压动力学和尿量的变化。

(5)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控死早期多并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等。在监护中对“警告性”室性期前收缩尤应注意,防止发生致命性心室颤动。

温馨提示:文中的药物仅供参考,具体的请咨询医生或者到医院咨询。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