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乳房肿块的性质,不仅要了解患者的年龄、病史特点,还应做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常规的检查项目主要有:
1、热图用于筛选有无癌变,但对病灶小、部位深或隐匿者,其特异性与敏感性均差。2、CT检查因需要使用造影剂,加上费用昂贵,故不宜做大规模筛选与随访用。3、DNA测定病变组织细胞核内的DNA含量测定,对预测细胞是否有早期癌变很有价值。当细胞核内DNA含量增多,多倍体数量增多,常提示有癌变。细胞异型越明显,核内DNA含量及多倍体量越多。4、红外线扫描对鉴别乳房内肿块的良、恶性有一定价值,但并非为特异性的检查方法。5、B型超声检查乳腺增生的乳腺呈不均匀低回声区,囊肿部分则为无回声区,常无超声衰减表现,可借B超发现乳腺纤维瘤形成及排除乳腺癌。6、乳腺钼靶摄片乳腺增生的乳腺组织表现为毛玻璃或棉絮状阴影,边界不清,密度增加,但无毛刺现象。较大的囊肿形成时,偶尔可见圆形透亮区或出现“晕环症”。钼靶摄片的目的在于鉴别良恶性肿瘤,发现有钙化灶,特别是簇状分布的微小钙化,常是乳腺癌的早期征象。7、活组织病理检查对病史常、年龄大、病灶局限、质地坚硬、表面不光滑者可行切除或切取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和病期及分型。它可以发现早期的异常增生、异型性改变及癌变。8、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若在X线或B超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做检查,能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且可反复进行,快速而无并发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甚少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可以早期发现不典型增生或癌变的存在。9、生物标记物组织蛋白酶测定当肉眼可见乳房局部膨隆或可扪及较大囊肿时,经X线与B超定位后抽取囊内液体做组织蛋白酶测定,可以测定其是否有高度癌变的危险性。(夏天)(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