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支招:夏季预防急性心肌梗死

2016-03-08 网络 A +

急性心肌梗死是中老年常见疾病,而且在夏天出汗多,血容量减少,血液变得粘稠,粘稠以后血液容易凝聚,原有血管弹性不好的人容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因此,有冠心病的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心肌梗死发作,避免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同时,还要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及时处理。

案例:预防心肌梗死,应加强保健意识

张某,男,因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出院后3个月遵医嘱规范用药,注意休息。但3个月后,张某又开始工作,而且张某的工作性质比较紧张,容易劳累。没多久,突发胸痛,紧急入院造影检查发现原支架闭塞,新发多处狭窄,再次进行了介入治疗。

医生解释说,张某在工作时没有注意做好保护工作,触犯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即过度劳累、紧张的工作,从而导致了张某急性心肌梗死的再次发作。因此,有冠心病的患者在夏季尤其要注意加强保健意识,预防急性心肌梗死。

支招:预防急性心肌梗死

一、注意劳动保护,避免诱因

过度疲劳、情绪激动、饱餐后、睡眠差或持续紧张工作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因素,因此要注意避免这些因素。同时,患有冠心病的人绝对不要勉强搬抬过重的物品。因为搬抬重物时必然要弯腰屏气,其产生的生理效应与用力屏气排解大便类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诱发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

另外,吸烟、高脂血症是现代社会的通病,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之一,冠心病患者在生活中要做到戒烟,清淡低脂饮食。

二、注意生活细节,减少刺激

放松精神,保持心境平和,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但应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即使比赛也应以锻炼身体增加乐趣为目的,不以输赢论高低。

运动开始时先活动一下身体,如举臂、伸腿等。运动结束时做一些放松活动,不应立即停止活动,更不应锻炼后马上上床休息。

不要在饱餐或饥饿时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高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避免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病人更应注意。

三、注意识别先兆,及时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约70%有先兆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明显加重的心绞痛发作,心绞痛性质程度较以往严重,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老年冠心病病人突然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衰、休克、呼吸困难或晕厥等。先兆症状多在发病前1周出现,少数甚至提前数周,约40%的病人发生于梗死前1~2天,有的病人可以反复发作。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应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松解领口,室内保持安静和空气流通。有条件可立即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或消心痛1~2片,同时立即呼叫急救中心,切忌乘公共汽车或扶病人步行去医院,以防急性心肌梗死的范围扩大。运送途中可持续或间断使用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先兆得到及时处理的病人,有的可免于急性心肌梗死,有的即使发生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范围也较小,症状较轻,并发症少,易于康复,存活率明显提高。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