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自我检测直肠脱垂的方法

2016-03-03 全球医院网 A +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粘膜、肛管、直肠和部份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于肛外的一种慢性疾病。以大便时直肠粘膜脱出,下腹坠痛,便之不净;重者可发生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脱垂程度可分为三度。

平常可以自我检测直肠脱垂,做好直肠脱垂的预防工作。

(一)脱垂

大便时有肿块由肛门脱出,便后自行回纳,久之渐渐不能自行回纳,必须用手推入肛门。

(二)坠胀和疼痛

由于脱垂反复发作,脱出的长度和宽度逐渐增大,出现坠胀感,或有里急后重感。严重者可有腹部或下腹部钝痛。

(三)分泌物增加

早期直肠脱垂的粘膜有少量粘液分泌,由于反复脱垂,复位困难,脱垂部暴露时间较长,容易受到刺激,致使分泌物增多。

(四)排便紊乱

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五)绞窄和脱垂处穿孔

续窄多发生于全层脱垂的成年患者,脱垂部未能复位,脱垂部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出现急剧肿胀,大量渗液的刺激使脱出粘膜色泽由淡红色变成暗红色,最后成紫色。表浅部分出现糜烂坏死,极少数病人可发生穿孔。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