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7项注意避免产后出血

2016-03-03 网络 A +

产妇在生完孩子后,都或轻或重的存在着出血现象,如果出血量高于500ML,那么就可以说这个产妇出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有损产妇的身体健康,不仅在产妇坐月子期间带来各种不便与病痛,而且有可能让产妇患上各种长期病症。因此一定要预防产妇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的预防不仅仅是靠产后护理,从怀孕前就该进行了。

1、孕前进行检查。孕前进行检查了解自身情况,排查自身是否有不适于怀孕的疾病,如果有,就要积极的治疗,以健康的身体去怀孕,这样对孩子对自己都是负责任的表现。

2、怀孕后进行定期围产保健。在围产保健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同、每个孕妇对怀孕分娩的感觉不同、每个孕妇对孕期的困难的承受力不同,在保健中可以及时发现孕期的各种不适,医生给以积极的调整和咨询。通过医生的不断指导,回避不利于孕产的各种风险因素,为分娩创造良好的条件。

3、孕期及时纠正贫血。由于母亲要供给胎儿大量的养料氧气,孕期母亲的血液发生变化,血球增长的少,血浆增长的多,使血液能够迅速流动,因此造成相对血液稀释。在孕育胎儿的全过程中,母亲要不断的摄取造血的原料。

这些原料分三方面使用:母亲通过饮食不断的给自身补充生理的需要;还要给孩子供给造血的原料,这是胎儿成长的必需物质;在孕期还要给分娩时准备消耗的血液。

因此孕期孕妇要均衡饮食,通过饮食不断的补充造血的原料,因为只有这一个途径供给造血的原料。孕妇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自身的健康,千万不能挑食,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叶酸等都是造血的原料。孕期一旦发现贫血,首先是食补,如吃些大枣、红皮花生等,食补不够再用药物,分娩前一定要纠正贫血。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