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肛乳头瘤的中医治疗方法

2016-03-03 全球医院网 A +

传统医学认为:肛乳头瘤是中医“脱肛”的一种,也是由于多由中气不足、病后及妇女生育过多,体质虚弱,或因便秘努责所致。临床上虽有虚实之分,但以虚者为多,实证较少。其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胃、肾等脏腑有关。

中医的内治法:

中医治疗以益气固脱为法,可予补中益气药物内服,以提升阳气。

湿热型——肛门灼热疼痛或痛痒相兼,肛窦焮红,乳湿头水肿。伴心烦口苦,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宜清热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

热毒型——烦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肛内灼痛,肛窦红肿,乳头肥红,溢出血水或流脓水,舌红,苔黄,脉弦数。宜清热解毒,方用内疏黄连汤加减。

湿浊型——肛窦及肛乳头水肿,皮肤糜烂,肛门湿痒。可伴腹胀纳呆,身重困倦等。舌淡红,苔白腻,脉滑。宜利湿化浊,方用萆薢渗湿汤加减。

虚火型——肛门微痛、下坠,肛窦或肛乳头暗红,伴大便干涩,口渴。舌红少津,脉弦细数。宜养阴清热润肠通便,方取增液汤加减.

中医的外治法包括四种:

熏洗法:黄柏、苦参、虎杖、地榆、水蒸至1500ml,先熏,后坐浴10-20分钟,1日2次。

涂药法:用一见喜软膏、马应龙痔疮膏、九华膏等消炎止痛。

塞药法:可选用马应龙痔疮栓、化痔栓、野菊花栓、双氯芬酸钠栓。

灌肠法:黄连、大黄、地榆各10克,水蒸至50ml,每晚1次。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