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直肠脱垂的病因及分型
2016-03-02
全球医院网
A +
直肠脱垂在病理上无外以下几种情况:
1、不完全脱垂是直肠下部粘膜与肌层分离,向下移位,形成皱襞。有的是部分粘膜,有的是全周粘膜下脱。若脱出肛门,突出粘膜成环状,紫红色,有光泽,表面有出血点。若时间脱出长久,则有粘膜增厚,紫色,有的有糜烂。2、完全脱垂呈椭圆形,脱出较长,因括约肌收缩,静脉回流受阻,粘膜红肿和糜烂。后期直肠由骨盆后壁分离,乙状结肠下脱,括约肌和肛提肌松弛,肛管增大,脱垂内有时有小肠。若脱出时间长而未能复回,肠壁可发生坏死出血,甚至破裂。肛提肌萎缩,两侧肌肉分离,肛提肌裂孔增大;骨盆与直肠的生理弯曲或角度消失,骨盆内器官组织经肛门脱出,由于腹压增大,可使脱出较多。3、内脱垂初起是直肠内的环形折叠,肠壁突入肠腔,最后填充壶腹,用力时阻塞肛管,因反复上缩和下降,粘膜发生炎症溃疡,粘液增多,有时出血。·型三度法(Beahrs)本法分为不完全性直肠脱垂(直肠粘膜脱垂)和完全性直肠脱垂(直肠全层脱垂)两型。又根据脱垂的程度将后者分为三度:Ⅰ度指直肠壶腹内的肠套叠。Ⅱ度指直肠全层脱垂,但肛管位置正常。Ⅲ度指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合并肛管脱垂。目前此分型方法较为流行,本书中亦用此分类法。(责任编辑:jbwq)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