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由药物的副作用影响生育者,在医学上称为药源性不孕症。特别是新婚夫妇,因药物引起的不孕不育更为多见。据统计,4%~6%的不孕是由药物引起的。
四类药物使用不当易致不育不育药物一:抗药利血平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可使组织中的儿茶酚胺耗竭而产生显著的镇静作用,从而间接地降低性欲。长期使用抗高血压药会影响丘脑下部的垂体功能,从而抑制精子的产生,使精子减少,甚至无精子,导致不育。降压灵、心得安、甲基多巴等均能引起性欲下降、月经不调和不射精。不育药物二:抗药环磷酰胺是常用的抗癌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及各种癌肿,还用于治疗肾炎等,一般成人用量每日0.1~0.2克。当每日总量达到6~10克时,会引起精子数量显著减少,甚至无精子,女性可发生月经周期紊乱。环磷酰胺引起的不育与用药剂量有关,剂量越大,生育功能恢复的希望越小。男子进入青春期,对这种药十分敏感。苯丁酸氮芥(瘤可宁)对性腺有毒副作用,80%的青春期患者用药后会发生少精症。若患者用药总量超过25毫克/千克体重,将发生不可逆的少精症或无精子症。不育药物三:甲氰咪呱此药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大量持续使用时可引起精子数量减少而致不育。有报道,每日口服1200毫克,9周后精子数可减少43%。不育药物四:激素类长期应用过量的类固醇激素,可抑制男性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功能,使睾丸萎缩,精子生成减少,导致不育。这种情况在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的男运动员中已得到了证实。应用雌激素可使男性出现阳痿、射精延迟和不能射精,即使能射精亦只有很少的精液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女性发生月经不调、闭经,雄性激素可以使女性出现月经推迟、性欲亢进和男性化。(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