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下肢静脉曲张的中医诊断方式

2016-02-18 凤凰中医 A +

下肢静脉曲张的中医诊断方式是什么呢?有人较为好奇,想了解下肢静脉曲张的中医诊断方式,中医主要通过望、闻、问、切进行诊断。由于中国几千年的医学资料积累,赋予了如今中医学较为磅礴的医学理论知识。中医的诊断主要根据身体气血、体内阴阳是否搭配、气脉是否调达通顺为主。

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来说,中医认为是由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筋脉薄弱,加之久行久立,过度劳累,进一步损伤筋脉,以致经脉不合,气血运行不畅,血壅于下,淤血阻滞脉络扩张充盈,日久交错盘曲而成。

对于下肢静脉曲张症状的定义是日久类似瘤体之状。亦有因远行、劳累之后,涉水淋雨、遭受寒湿,寒凝血脉,淤滞筋脉络道而为病。淤久不散,化生湿热,流注于下肢经络,复因搔抓、虫咬等诱发,则腐溃成疮,日久难收敛。

对于中医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来说,主要是根据患者身体的辩证实施,对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及原则,以及搭配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1、气滞血瘀证:小腿青筋迂曲,隆起或扭曲成团块状。患肢压痛,可见色素沉着,或有刺痛、活动后加重。伴有精神郁闷、烦躁易怒。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或涩。本证的辨证要点是:小腿部有明显的青筋迂曲,压痛或刺痛以及舌脉表现。治则:行气疏肝,活血化瘀。

2、血燥筋挛证:小腿青筋迂曲,挛急疼痛,伴有耳鸣如蝉、眩晕、肢体麻木、两目干涩,舌淡、脉细。本证以小腿静脉曲,张挛急疼痛以及阴虚肝旺的表现为辨证要点。治则:清肝滋阴,养血舒筋。

3、寒湿凝滞证:小腿青筋蜿蜒,下肢浮肿,按之凹陷,朝轻暮重,畏寒怕冷,腿酸胀不适,沉重乏力,甚则跛行。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舌质淡,苔白滑或白腻,脉象濡缓或沉迟。本证除下肢青筋迂曲外,辨证要点主要是下肢浮肿,畏寒沉重,脉濡缓。治则:健脾利湿,温经通络。

那么对于以上的下肢静脉曲张的中医诊断方式您都了解了吗?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医的辩证思维,都是寻找根源问题进行解决,主要通过根源的调理,病灶也会逐渐消失。这种方式既保守,又不会损害患者外肢,不会像西医一样做手术治疗。若是还有其他问题需要咨询,请点击在线专家。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