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精神病

精神病治疗避免四种心理

2016-02-18 凤凰中医 A +

精神病是一种常见的病症,患上精神病给患者身心都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因此,已经要积极的治疗精神病,但是在精神病治疗中,有些人因为认识不足,导致疾病的治疗别延误或者得到不当的治疗,导致患者病情加重。那么,在进行治疗时,应该避免那些心理呢?

1、忌讳心理

当病人的言行已表现出明显的异常时,家属才意识到他(她)患了精神病。但是,他们在焦虑、不安和恐慌之际,又生怕别人知道家中有人患了精神病,担心病人的婚姻和前途受到影响,所以,常常忌讳带病人到医院诊治。更有甚者抱侥幸心理,希望病人能不治自愈。

2、迷信心理

当患者出现幻觉、妄想,兴奋躁动、行爲异常等精神症状时,家庭成员由于缺乏精神卫生常识,而错误地认爲是撞鬼或中邪,大搞迷信活动,既延误了病情,又耗费了财力和物力。当病人治疗效果欠佳时,迷信江湖游医的“包冶”谎言,服偏方,秘方,使病情迁延难愈,这是精神病护理的误区的重点之一。

3、求治心理

病人症状加重后,家属已不可能顾及面子,开始懊悔自己的无知延误了治疗,于是迫切请求治疗,以减轻内心的自我责备。但过份的懊悔以及对治疗过于性急,无助于病人的康复。

4、厌倦心理

精神病人若不作系统,持久的治疗,就可转为慢性,有的患者还会反复发作。在这种情配下,有的家属开始对病人産生厌倦心理;不再送病人住院治疗,不督促他们长期;按时按量服药。

以上即是关于精神病治疗时要避免的一些心理的介绍,专家提醒,精神病患者要想避免反复发作带来的危害,一方面就接受正规的治疗,另一方面,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避免一些不良的治疗方式带来的危害。患者和家属都要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积极治疗。

容易出现自杀倾向的精神病患者周期性精神病和抑郁症有哪些区别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