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精神病

偏执性精神病的三大分类

2016-02-16 凤凰中医 A +

临床表明,偏执性精神病可以分为三类:偏执狂、偏执状态和感应性偏执性精神病。其中,最容易幻想的是偏执狂。

1、偏执狂

患者外貌衣着整洁,日常活动无异常,可显露奇怪、多疑、偏执或敌意,主要的症状为缓慢发展的系统妄想,并伴有相应的情感和意向活动,人格保持较完整。所谓系统妄想,系指妄想内容固定、不泛化,思维逻辑形式是连贯的,内容不荒谬,有时接近现实。妄想体系往往使患者有强烈心境和带有警觉性。若不涉及妄想内容,患者能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患者的认知功能未受损,亦无幻觉,患者对妄想坚信不疑,难以听从他人的分析和解释。

临床较常见的妄想类型如下:

1)以被害妄想为主患者认为被人迫害,得不到公正的解决,因而不惜诉诸法律,患者的诉状从字面上常无明显破绽。在诉讼过程中坚持不懈、毫不退让(过去曾有人将此称为诉讼狂)。

2)以夸大妄想为主如患者自命不凡,才华出众,智能超群,将有重大发明创造等。

3)以嫉妒妄想为主患者对自己的配偶不信任,认为其另有新欢,往往采取跟踪尾随或偷偷检查配偶的信件等,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限制其与异性交往。

4)以被钟情妄想为主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流露爱慕之情,可是不敢公开表明心境而已,如果患者进行试探遭到对方拒绝时,反认为是在考验自己的忠贞,更坚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2、偏执状态

多30~40岁中年发病,似以女性常见,且未婚者居多。其临床表现与偏执狂相似。两者区别在于偏执状态的妄想结构没有偏执狂那样有层次和系统,妄想内容亦不固定,可伴有少量幻觉,所以有学者认为偏执状态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过渡状态。

3、感应性偏执性精神病

又称为二联性精神病。是发生于特殊情况下的偏执状态,指两个或多个彼此接近的人同时存在类似妄想,多见于文化水平较低或过幽居生活的人。典型表现是一个有固定妄想的偏执性精神病患者将其妄想传给其他个体,使之也产生类似的妄想。前者称为感应者,后者被称为被感应者。两者的关系密切,如姐妹、夫妇、父或母与子或女,兄弟。感应者的才干或地位一般高于被感应者,而被感应者多有依赖性或易接受暗示。妄想内容不荒谬,多是有现实基础或为某些可以理解的期望。若将被感应者与感应者分开,被感应者的妄想很快消失或减轻。

了解偏执性精神病的分类是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以避免和减轻其可能会带来的不便与痛苦。小编在这里就为大家介绍这么多,想要继续了解的朋友可以咨询中医。

精神病常见的症状分析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