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精神科专家已经推出了精神病的预防方法,并且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效果。由于一旦患了精神病会给患者带来很不好的影响,比如被害妄想、抑郁情绪或是极度兴奋等,那不如多学一些预防措施,以备后患。
1、从婴孩起就开始锻炼对生活的自立能力,学会不怕困难解决困难的精神,要勇敢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压力与挫折。家长不要过分溺爱孩子,不要怕孩子受苦。要教会孩子胸怀宽广,热爱生活,爱劳动,爱集体,懂得关心他人团结友爱的优良品德与作风。养成诚实、坚强克制和心情开朗的性格。培养儿童健全的神经类型和坚强的性格,尤其重视对独生子女进行良好、健康的个性培养是防止精神病的重要条件之一。加强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和锻炼,通过集体生活和劳动锻炼,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一代新人,是预防精神病发生的有力保证。此外,对工作、学习、文娱、休息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在预防某些精神病上有很大作用。
2、禁止近亲婚配,限制具有遗传精神障碍患者结婚与生育。如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部分是由于遗传,另一部分是围生期和婴幼儿时期的感染、外伤、中毒等因素造成。对孕妇进行羊水穿刺检查,如确诊胎儿有遗传性疾病可及时终止妊娠;做好孕妇的保健工作,避免各种因素的影响,坚持常规的产前检查、预防难产、急产,尤其是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感染等,可减少这类精神障碍的发生。
3、消灭各种传染病和减少各种传染病的发生。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抗胆碱能药物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精神障碍。重视个人、集体卫生工作,加强劳动安全设施和对交通运输的严格管理,是减少中毒和脑外伤所致精神病的重要措施。
4、及时纠正儿童行为问题、情绪问题、青少年违纪行为、老年人心理不适应及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必要时可在危机的关键时刻,给予积极疏导和干预,避免精神崩溃。对可疑患者进行定期诊视及早期干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多精神病的早期,其功能障碍是可逆的。早期治疗可以提高疗效,而久病者则治疗时间延长、花钱多。因此,要做到早期诊断精神病,及早发现病人,并给予及时和充分的治疗。
看了以上这些,你是不是觉得很简单?没错,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这些细节,就可以轻松预防精神病,尤其是家长,要记得督促孩子,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三因素导致儿童精神病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