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讲精神类疾病是气血不畅导致神伤。但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精神疾病的易发人群呢?这就要从体质来看了。
中医讲气血失调是精神类疾病的主要诱因。气郁体质的主要表现就是经常叹气,敏感多疑,性格内向脆弱,对突发事件缺乏应激能力,易受精神刺激。因此,气郁体质者是精神类疾病的高发人群。长期有上述症状的朋友要时刻注意。尤其是老年人,因为身体脏腑机能下降,加之退休后心理产生变化,容易产生失落感,会进一步加重气郁体质,诱发精神疾病。
从五脏来看,肝主疏泄,身体和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和调节气机的功能,导致气血紊乱。同样肝脏功能失调也会导致身体和情绪上的变化。因此,要避免精神疾病,就要改善气郁体质,要改善气郁体质,就要补肝阴、养肝血。
另外,血瘀体质者由于心肾阳虚,导致心脏功能减弱,血液运行缓慢,加之肾阳不足,动力减弱,体内处于寒冷的环境,“寒凝血滞”。血液运行缓慢,身体活力不足,易受寒邪侵害,诱发疾病,导致精神抑郁。只有身体暖和,血液运行畅通,人才会阳气十足,充满激情,心理上自然就变的积极乐观。
在九种体质中,除平和体质外,其他八种体质都属于亚健康体质,诱发各类疾病。人体的五脏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一处脏腑出现病变必然影响其他脏腑功能。另外,中医讲究治未病,未病先防。一旦身体出现亚健康症状,就要及时调养,以免加重亚健康状态,诱发疾病。
哪些因素导致精神病反复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