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药物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特点

2016-02-01 凤凰中医 A +

股骨头坏死患者在疾病早期经常采用保守方法治疗,按摩是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股骨头坏死疾病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股骨头血液循环不畅所致,医生们认为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是治愈的关键,在股骨头坏死治疗过程中,以加快血液速度为治疗的根本,因此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离不开按摩。

药物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以下特点:

①直接用药,所用药物直接注入股骨头的营养血管,直达病所,提高药物的局部作用,同时由于是局部用药也降低了全身的毒副作用。常规保守治疗方法是静脉滴注或局部肌肉注射扩张血管和解除血管周围平滑肌痉挛的药物,但不论静脉给药还是局部注射给药,到达病灶部的药量仅仅是所需药量的5%,达不到临床治疗的效果。而且由于药物在局部的直接作用,可迅速发挥其药理作用,改善局部血循环对促进股骨头的新生骨形成和修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②重新疏通己发生病变的股骨头内血管改善股骨头的血供。金纳多、尿激酶等联合应用治疗股骨头坏死不应是单纯的溶栓机理;疏通己发生病变的血管及侧支循环建立或处于静息状态的微血管开放;微循环改善,减少患处的压力,从而缓解或解除疼痛;改善或增加股骨头坏死区域周围及骸部各组织的血液循环,为股骨头坏死区域提供良好血供的局部环境,符合中医活血化瘀、通脉活络的治疗原则。配合中药有补气作用的黄茂、活血化瘀作用的丹参联合运用直接注入病变股骨头供血动脉内配合术后静滴。增加活血化瘀功效,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和疏通股骨头营养血管,加速新骨的生长修复。药物的选择注意了可选择性及协同性,西药的作用较为强烈、快速,中药的作用较平和、缓慢;两者互补,加强了疗效并且可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最终多种药物通过扩张股骨头周围血管,解除股骨头供应血管的痉挛,改善微循环,加强了股骨头周围血运,达到治疗目的,证实了活血化淤中药对于股骨头坏死的防治作用主要是通过瘀去新生的途径来实现的。而瘀去新生的现代生物学内涵就是充分的血液供应是新骨形成的基础。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