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尤其多发于绝经后妇女以及老年男性。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在我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以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从而导致骨折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易引起骨折,且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此外,骨质疏松会给老年人带来疼痛、骨折、骨骼畸形等危害,且由骨质疏松给女性带来的髋骨骨折危险性高于其患乳腺癌、宫颈癌、子宫癌和卵巢癌危险的总和。然而,说到骨质疏松,很多人的第一印象:这是老年人的“专利”,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患上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出现了骨密度低的问题,这让她们在晚年生活中患上骨质疏松的风险变得更高。值得一提的是,诸如饮食不当、缺乏锻炼、过度饮酒吸烟、过多使用避孕药品和高倍防晒霜等生活方式问题将会增加女性患骨质疏松的风险。易诱发年轻女性骨质疏松的元凶疑凶一:长期服用避孕药目前,有不少药物服用后会激发骨质疏松症,广为人知的药物是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它们会干扰骨骼的正常代谢。而避孕药主要是人工合成的雌孕激素复合制剂,它本身就是代谢类药物,女性服用后,会打乱体内原有的代谢平衡,尤其是可能会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阻碍钙质的吸收,从而患上骨质疏松症。美国《临床内分泌学与新陈代谢杂志》曾发表文章指出,对57名服用避孕药和76名不服避孕药的女性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含钙丰富的饮食,可阻止女性髋部和脊柱骨密度流失。“如果有一些女性因为个体原因,确实无法使用其他避孕方式,那在服用避孕药的同时,要多喝牛奶,及时补充维生素D。由于每个人对钙质的吸收量不同,所以建议大家在做完骨密度、血钙等检测后,由医生制定出适合自己的钙摄入量。一般情况下,吃避孕药的女性每天要喝1斤奶,平时也可多食用豆制品、松子、杏仁、花生、葵花子等,加强钙质的补充。”专家建议。疑凶二:怕晒太阳台湾艺人大S被称为“美容大王”,她的美容心得常被不少人效仿。在大S的“美容心经”中,她格外强调防晒的重要性,她本人对防晒的追求也到了极致:除了每天出门前要涂上厚厚的防晒霜之外,她要求助理随时撑把伞为她遮太阳,只要被晒到一点儿,就会冲助理大发脾气。其实,不只是大S,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憎恶”日晒的女性。但大家有没有想过,晒太阳是最好的补钙方法之一。很多父母都知道给孩子补钙,可补来补去,还有一大批孩子缺钙!为什么?就是因为孩子们体内缺的不是钙,而是维生素D!光补钙不行,得把维生素D补上去吸收钙。而人体中不用花钱却又是最好的维生素D偏偏就是经紫外线辐射合成的,所以必须带孩子多晒太阳。孩子补钙的原理如此,成年人也不例外。不少上班族每天生活在高楼中,日常活动本来就缺乏阳光照射,缺乏维生素D,如果再过度防晒,长此以往,不用等到老年就会患上骨质疏松症。专家表示,女性都怕被晒黑,所以一想到要在太阳下直晒才能补充体内的维生素D,那她们宁愿“要漂亮也不要维生素D”。其实,大家对晒太阳有一个误区。只要在户外呆着,哪怕只是站在树荫下或根本看不到太阳的情况下,都能接收到紫外线的照射。如果只是短时间的户外行走,并且不是太阳暴晒的情况下,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刻意遮挡阳光,更不要隔几个小时就补涂一次防晒霜,因为和太阳亲密接触的这段时间,不仅不会晒黑皮肤,而且也促进了钙的吸收。”年轻女性如何有效预防骨质疏松1、忌常补不变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一种补品会影响身体内的营养平衡。2、忌越贵越好“物以稀为贵”,那些高档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3、补钙是“长期工程”,应从婴幼儿期开始“女性的骨峰值出现在35~38岁,也就是说,这个阶段她的骨量是最多的,之后就会逐渐丢失,尤其到更年期前后,女性的骨量将会丢失得非常快。这时,医生只能尽力延缓它的丢失,却不能阻止它的丢失。”专家介绍,正因为如此,任何治疗方法都比不上及早预防。如果从婴幼儿阶段开始就能有针对性地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使骨峰值达到最高,这就像存钱一样,年轻时多往银行存一些,使总量达到最高,争取成为“富翁”。即使以后老了要花钱,也不至于变成穷光蛋,最多造成骨量减少,但不至于骨质疏松。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