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胰岛素“过敏”该怎么办?

2016-01-25 中国糖尿网 A +

胰岛素治疗中少数人可出现过敏反应,如寻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紫癜,个别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其过敏性反应常由制剂中所含的杂质引起。轻者无需处理或采用抗组胺类药物治疗,重者更换制剂或改服口服降糖药。必须胰岛素治疗者,可采用脱敏疗法。

1、紧急脱敏:将4u正规胰岛素溶于40ml生理盐水中,在稀释至400ml,即得0.1ml中含0.001U,开始注射0.1ml,如无反应,每15―30分钟加倍注射,以至需要量。其过程做好过敏性休克抢救的准备。

2、非紧急脱敏:用上述脱敏液从0.001U开始,如无反应,每4小时一次皮下注射,每次剂量加倍,共4次。第二天亦4次,从0.01U开始,每次剂量加倍。第三天4次,从0.2U开始,每次加倍,以后依此法递增至需要量。脱敏后不能中途停用,以免再用后有过敏反应。

若出现浮肿,继续使用一段时间后常可自行消失,较重者可更换制剂。其原因可能是胰岛素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引起水钠潴溜。

若出现屈光不正,多见于初治患者,表现为视物模糊,远视。是由于治疗后血糖迅速下降,使晶状体和玻璃体内渗透压不平衡所至,当血糖控制稳定后,症状迅速消失,无需处理。

若出现皮下脂肪萎缩,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并采用室温胰岛素注射,热敷注射部位和使用高纯度的胰岛素,可减少发生机会。

更多胰岛素文章推荐:

胰岛素对糖尿病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糖尿病人用药应避免“闯入”10大误区

外出旅行胰岛素如何贮存及携带

糖尿病患者需掌握好停药时机

解决四大问题规范注射胰岛素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