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胃泌素瘤的基本常识有哪些

2015-12-30 放心医苑网 A +

我的一个朋友是常年胃酸高的患者,服用奥美拉唑药8年,吃药症状缓解,停药后症状复发,十年中做过3次胃镜检查,未发现问题,怀疑是患了胃泌素瘤。最后经仔细检查发现原来不是。不过医生也对朋友说,倘若真烦人是胃泌素瘤,情况远没有现在这么乐观。那么,什么是胃泌素瘤呢?

胃泌素瘤是一种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以难治性、反复发作或不典型部位的消化性溃疡、高胃酸分泌为特征,也称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的病因不明,可能来源于胰腺的α1细胞。由于胃泌素瘤多见于胰腺组织,少见于胰腺外其他组织,且肿瘤较小,故有时肿瘤的准确定位较为困难,但近年来随着b超、ct或mri诊断技术的提高,为肿瘤的定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肿瘤无远处转移,肿瘤切除后可达到治愈。本病相对少见,发病年龄大多在30~50岁之间,男女之比为3:2~2:1。

病因

胃泌素瘤的病因不明,可能来源于胰腺的α1细胞。

2临床表现

胃泌素瘤虽多数为恶性,但因瘤体小,发展缓慢,所以肿瘤本身很少引起明显的症状,到疾病的晚期,方出现恶性肿瘤浸润的症状。其临床表现主要与大量胃酸分泌有关。

1.腹痛

由于消化性溃疡所致,可有消化性溃疡的家族史。这是由于胃泌素强烈而持续刺激胃黏膜,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大量分泌所致。溃疡常呈单个,也可多个,直径一般<1厘米,少数可>2厘米。

2.腹泻

患者可伴有腹泻。部分病例腹泻可发生于溃疡产生时,可为本病的初发症状或惟一症状。少数患者仅有腹泻而无溃疡存在。腹泻常呈大量、水样和脂肪泻。每日可10~30次。严重者可产生水及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脱水、低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

3.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

部分患者可并发其他内分泌肿瘤。累及内分泌腺的分布依次为甲状旁腺、胰腺、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等部位。出现相应的与内分泌腺功能亢进有关的临床表现。

3检查

1.胃泌素测定

诊断胃泌素瘤的最灵敏和具有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是测定血清胃泌素浓度。胃泌素瘤患者空腹血清胃泌素水平常>150pg/ml,平均水平接近1000pg/ml。临床上有消化性溃疡症状和高胃酸分泌的患者,空腹血清胃泌素浓度明显增高时(>1000pg/ml),胃泌素瘤的诊断即可成立。

2.x线钡餐检查

放射影像异常对诊断胃泌素瘤有一定价值,胃皱襞常明显突起且胃内含有大量液体,整个十二指肠和部分空肠的黏膜皱襞变厚增宽,十二指肠扩张,小肠襻彼此分开,小肠腔内存在大量液体,造成钡剂不规则絮状沉淀。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一般不能显示胰腺胃泌素瘤,但常可发现突出于十二指肠壁的肿瘤。

3.激发试验

(1)促胰液素激发试验是判断胃泌素瘤患者最有价值的刺激试验。静脉注射促胰液素后,超过95%的胃泌素瘤出现阳性反应,本试验的假阳性罕见。

(2)钙剂激发试验80%的胃泌素瘤患者在输注钙剂后表现胃泌素释放增多,且多数胃泌素瘤患者浓度增加显著(增加量>400pg/l),最高胃泌素浓度通常在注射初始就达到。钙剂激发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较促胰液素激发试验差。若胃泌素瘤患者对促胰液素激发试验无阳性反应,一般也不会对钙剂激发试验发生反应。

(3)标准餐刺激试验标准餐包括1片面包、200ml牛奶、1个煮蛋、50g奶酪(包括20g脂肪,30g蛋白质,25g糖类),摄食前15分钟、0分钟以及摄食后每隔1分钟分别抽血测定胃泌素值,直至摄食后90分钟。上述检查应在开始任何激发试验(如促胰液素激发实验)之前完成。如果高胃泌素血症系由胃酸缺乏或胃酸过少引起,则没有必要做胃泌素瘤的进一步检查。

胃泌素瘤病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消化性溃疡,见于90%~95%的胃泌素瘤病人,其临床症状常与普通消化性溃疡病人类似,但症状呈持续性和进行性,对治疗的反应较差。恶性胃泌素瘤通常为无痛性,生长缓慢。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