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帕金森病临床差异

2015-12-30 放心医苑网 A +

多年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采取不同的治疗行为,帕金森病患者病情的变化差异十分显著:

1.在发病早期就开始接受合理治疗的患者,绝大多数能够延缓病情的发展,病情相对稳定,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2.虽然治疗,但时常中断的患者,大多不能很好地控制病情,病情会出现反复及不同程度加重。

3.发展到晚期才开始治疗的患者,病情往往已很严重,现有的治疗手段对改善病症也很有限,患者通常会出现明显的残障。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

pd与纹状体内的多巴胺(da)含量显著减少有关。目前较公认的学说为“多巴胺学说”和“氧化应激说”。

前者指出da合成减少使纹状体da含量降低,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与胆碱能神经功能平衡失调,胆碱能神经元活性相对增高,使锥体外系功能亢进,发生震颤性麻痹。

后者解释了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的原因,即在氧化应激时,pd患者da氧化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h2o2和超氧阴离子,在黑质部位fe2+催化下,进一步生成毒性更大的羟自由基,而此时黑质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物i活性下降,抗氧化物(特别是谷胱甘肽)消失,无法清除自由基,因此,自由基通过氧化神经膜类脂、破坏da神经元膜功能或直接破坏细胞dna,最终导致神经元变性。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