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泌素瘤的发病率不高,一般是男性略高于女性,但是胃泌素瘤的治疗很困难,很多患者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所以这个病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很多患者最想了解的事情,接下来就听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胃泌素瘤的手术治疗方法。
在有效的制酸药问世之前,全胃切除术一度在胃泌素瘤治疗中占重要地位。目前,全胃切除术仅用于药物作用不佳且无法确切找到胃泌素瘤组织的患者。全胃切除消除了胃酸分泌,可治愈症状,但不能切除原发肿瘤,不能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
80年代后期,成功的药物治疗和更为有效的定位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积极寻找原发肿瘤并予以有效切除成为多数医生的选择。美国国家卫生组织报告单用药物治疗者,在诊断后1~17.2年发生肝转移者达23%,而原发肿瘤切除后转移率仅为3%]。因此,有效切除原发肿瘤在胃泌素瘤治疗中的地位得以确立。
有报道认为有经验的外科医师在术中探查时可发现90%的病灶,我们认为这是基于对于胃泌素瘤好发部位的充分认识以及准确有效的探查。首先应对“胃泌素瘤三角”进行探查,上至胆囊管与胆总管连接处,下至十二指肠第二、三部延长线的交点,内至胰腺颈体结合部。可常规于十二指肠外侧做Koher切口,分离十二指肠第二、三部、胰头的后方,将整个十二指肠框和胰头握在手中仔细探查,再配合术中B超、核素、及光透照法进行精确定位。然后可纵行切开十二指肠降部,进一步直视下作探查,有的需经十二指肠切开部用内窥镜上下检查以防遗漏病灶。术中还需对肝脏、胰腺、网膜囊、肠系膜、盆腔、腹膜后等脏器直视下探查,并仔细扪诊。
位于胰腺的肿瘤常采用局部肿瘤切除术、剜出术或分段切除;位于肠系膜上静脉左侧胰腺实质内的肿瘤可行胰体尾切除术。关于十二指肠小而多发的胃泌素瘤的手术,多数经验都采用十二指肠切开,局部切除病灶。由于胃泌素瘤位于不同的部位,且通常是多发的,瘤体全部被切除是少见的。2004年亚洲内分泌外科会议上,Imamura等提出因十二指肠内病灶小而多发,为防遗漏,对无胰内病灶的病例,宜作保留胰的十二指肠切除术,如胰头部和十二指肠均有病变,则应施行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
看了以上内容,相信各位对于胃泌素瘤的了解又多了一些。无论是谁都希望能够尽量远离疾病,因此平日的预防工作就特别的重要,希望大家都能够在平日里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让疾病远离。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