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2015-12-28 放心医苑网 A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至蛛网膜下腔的统称。发病主要原因有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动脉硬化、脑底异常血管网症、颅内肿瘤卒中等。临床表现为出血症状和定位体征。

1.绝对卧床休息2-3周,床头抬高30度左右。

2.做好心理护理,保持病人情绪稳定。

3.保证病人安全,加床档防止坠床。

4.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

5.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6.重视病人主诉,加强病情观察。

7.遵医嘱按时准确给予脱水药、血管扩张药物,同时观察用药后效果及不良反应,并监测血压变化。

8.给予病人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鼓励病人多进食水果、蔬菜等纤维素含量多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遵医嘱服用缓泄药。

9.预防感冒,防止用力打喷嚏、咳嗽等,以免诱发再出血。

10.戒严、戒酒,以免诱发再出血。

11.根据病人皮肤状况1-2小时翻身、扣背一次,翻身时动作应轻柔,不得用力过猛,尽量减少搬动。

11.卧床期间给予病人主动或被动肢体活动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并鼓励病人穿弹力袜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12.卧床病人根据病人实际情况1-2小时翻身、扣背一次,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动作应轻柔。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