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及高血压、糖尿病的高发,中国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2012年中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算,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已超过1亿。基数大了,各种并发症患者数也多了,如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继发性甲旁亢,该病就是侵袭终末期肾病,尤其是透析患者的最主要并发症之一。
继发性甲旁亢之所以可怕,首先是因该病易造成血管钙化,导致心血管事件高发,也是导致肾病患者高死亡率的头号元凶。其次,该病会导致出现严重的全身皮肤瘙痒,软组织钙化。第三,该病可能导致骨骼损害,包括骨痛、骨折和骨畸形等,这些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继发性甲旁亢的治疗目标是尽可能维持血钙、血磷的正常水平,抑制甲状旁腺素的分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临床医生和患者把该病当成一项“综合工程”来治理。“综合工程”第一步:控制饮食中磷的摄入。患者每天摄入的磷不应超过1000mg,建议不吃动物内脏,限制坚果类、奶类、豆类等摄入。听医嘱,通过适当的磷结合剂控制血磷水平,同时改善透析方案,提高透析效率。“综合工程”第二步:使用活性维生素D类制剂。骨化三醇能抑制甲状旁腺素的升高,却易引起血钙的升高。如今,帕里骨化醇是全球率先推出的选择性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它在减少甲状旁腺素分泌的同时,对血钙、磷水平影响相对较小。“综合工程”第三步: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适合药物治疗的严重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治疗,部分患者手术后会复发。
需要提醒的是,无论哪种治疗方法都要“严密监控”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素的水平。在药物剂量的调整阶段,建议患者第1个月至少每两周监测一次血钙、血磷水平,以后每月一次。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应当每月监测一次,至少持续3个月,以后每3个月一次。
总之,抗击继发性甲旁亢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将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