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脊柱为什么会变成竹节状

2015-12-22 放心医苑网 A +

小张的腰背脊柱及髋膝关节疼痛多年,一直认为自己是风湿或类风湿,总在药店自行买一些止痛药吃,症状时好时坏。最近觉得脊柱和关节越来越僵硬,而且痛得受不了,到医院拍x片检查发现,骶髂关节变模糊,脊柱已经成“竹节状”改变,医生告诉他,他患的病其实是“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怎么回事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骨骼的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过去认为它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临床类型,故有“类风湿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心型”等名称。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种独立性疾病,属结缔组织血清阴性反应性疾病。

该病多发于16~3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其比例约为7:1。发病早期,病变在骶髂关节和下腰椎时,病人感到腰骶部疼痛、发僵,可有坐骨神经痛和髋部痛。休息时缓解,活动时加重。早晨起床,腰部发僵,活动后稍有缓解。病变发展到胸椎时,可出现背痛和束带样胸痛。颈椎受累则颈部活动受限,最后整个脊校发生僵直。整个病程发展缓慢,发作和缓解交替进行,病程可达数年乃至数十年。

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病变,最先起始于骶髂关节。随后,通常自下而上地由腰椎累及胸椎和颈椎,致使整个脊柱受到侵犯。晚期靠近椎体前缘和侧缘处,形成骨桥连接上下椎体,类似竹节状外观,故有“竹节状脊柱”之称。现在,由于医学发展,多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竹节状脊柱的发生中已明显减少。

哪些情况下应特别警惕有无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起病隐袭,进展缓慢。16-25岁青年,尤其是青年男性,如出现下述症状,则应特别警惕有无强直性脊柱炎可能。

(1)腰痛、腰僵3个月以上,经休息不能缓解。

(2)单侧或双侧坐骨神经痛,无明显外伤史、扭伤史。

(3)反复发作的膝关节或踝关节肿痛,关节积液,无明显外伤史、感染史。

(4)反复发作的跟骨结节肿痛或足跟痛。

(5)反复发作的虹膜炎。

(6)无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无外伤史的胸部疼痛及束带感,胸廓活动受限。

(7)脊柱疼痛、僵硬感、甚至活动功能受限,无明显外伤史、扭伤史。

(8)双侧臀部及髋关节疼痛,无明显外伤史及劳损史。

(9)突然发生的脊柱及四肢大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

得了强直性脊柱炎应该如何治疗

针对强直性脊柱炎可以停留在任何一个时期和病程可能长达数十年的特点,诊断一经给出就应该给与系统和全面的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三个方面:

一、物理疗法和体育锻炼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卧硬板床,取仰卧位睡眠。若疾病上行侵犯倒胸椎和颈椎时,应停止用枕头。常用的物理疗法有磁疗、音频治疗、短波、及热疗等,理疗应在有经验的理疗师指导下进行,在脊柱后凸超达20°-40°时,还应增加针对脊柱后凸的牵引按摩治疗。体育锻炼能改善呼吸功能,防止肌肉萎缩,维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

二、药物治疗

(一)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

这类药物起效较快,能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疼痛,是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常用的品种有双氮酚酸钠、舒林酸、布洛芬等,它们常见的副作用为消化道不良反应。有选择性的环氧化酶ii抑制剂对消化道的安全性较高。

(二)慢性作用药物

常用的有柳氮磺胺吡啶、甲氨喋呤等。这类药物起效较慢,需用药3个月左右才发生作用,所以称之为慢性作用药物。应用这些药物能减缓或阻止病情的发展,其副作用也较多,除了消化道反应外,还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皮疹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类药物,对磺胺药过敏者,禁用柳氮磺胺吡啶。

(三)中成药

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属痹病范畴。病情控制稳定后,可用选用中成药以巩固疗效。

三手术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脊柱畸形及外周关节受累造成的关节间隙变窄、消失或关节强直,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手术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的功能,使他们能生活自理,提高生活质量。人工关节置换是关节屈曲、挛缩、畸形、丧失功能并导致终身残疾者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的最好治疗办法。

现有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手术指征有:

1、对于有严重脊柱畸形的病人的脊柱矫形手术(如胸椎、颈椎截骨术);

2、对髋关节、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者的关节置换或成形术;

3、对少数心瓣膜关闭不全严重者的换瓣术。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