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患有冠状动脉疾病的女性经常患有心力衰竭,但是尚无研究系统阐述过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bibbins-domingok博士及其同事在有明确冠状动脉疾病的绝经后妇女中确定了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子。
这是一项随机化、盲法、有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群组研究,使用“心脏和雌激素/孕酮替代研究(hers)”中的资料,持续时间4.1年,随后的开放观察随访为2.7年(hersii),自1993年到2000年间在20个美国临床中心进行。在hers试验中有2763例绝经后妇女确诊为冠状动脉疾病,科研人员对试验开始时通过自我报告和体检证实无心衰的2391例妇女进行了研究。这项分析的初步结果是入院时确定的心力衰竭或因心衰而死亡。
结果发现,在6.3±1.4年的随访期间,有237例妇女(10%)发生心力衰竭。研究人员共发现了9种预示因子:糖尿病(定义为治疗时自我报告的糖尿病史)、房颤、心肌梗塞、肌酐清除率<40ml/min、收缩压>120mmhg、正在吸烟、体重指数>35kg/m2、左束支阻滞和左室肥厚。随机应用雌激素/孕酮与心力衰竭无关(危险比=1.0;95%ci,0.7-1.3)。研究者经过统计发现,糖尿病是最强烈的危险因子(校正危险比=3.1;95%ci,2.3-4.2)。而存在体重指数增加或肌酐清除率降低的糖尿病妇女的风险最大,每年的发病率分别为7%和13%。在糖尿病妇女中,高血糖症与心衰风险相关(与空腹血糖80-150mg/dl相比,空腹血糖>300mg/dl的校正危险比=3.0;95%ci,1.2-7.5)。
根据以上结果,bibbins-domingo博士等确定了患有冠状动脉疾病的绝经后妇女发生心力衰竭的9种预示因子,其中糖尿病是最强烈的预示因子,尤其在伴发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控制不良或肥胖病人中更为明显。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