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认识窦房传导阻滞的种类,才能够因此得出积极的认识,正确的了解窦房传导阻滞的种类,才能够依据不同的特点和治疗,才能够取得好的效果,接下来我们就对窦房传导阻滞的种类做一番解读。
窦房传导阻滞与显著窦性心律不齐、窦房结暂停和窦性心动过缓的鉴别,在于心电图上PP间距的规律性。
由于体表心电图不能显示窦房结电活动,因而无法确立第一度窦房传导阻滞的诊断。第三度窦房传导阻滞与窦性停搏鉴别困难,特别当发生窦性心律不齐时,Ⅲ度窦房传导阻滞时P波消失,出现逸搏心律。第二度窦房传导阻滞分为两型:莫氏I型即文氏阻滞,表现为PP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一次长PP间期,该长PP间期短于基本PP间期的两倍,此型窦房传导阻滞应与窦性心律不齐鉴别;莫氏II型阻滞时,长PP间期为基本PP间期的整倍数。窦房传导阻滞后可出现逸搏或逸搏心律。
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又称文氏二度窦房传导阻滞或窦房间期递增型窦房传导阻滞,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只有依靠P-P间期的变化来分析。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依据P-P间期的变化特点可分为3型,即典型文氏型、变异型文氏型、不典型文氏型。
窦房传导阻滞的种类:
1、典型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又称OkadaⅠ型窦房阻滞。心电图特点:a.必须为窦性心律、窦性P波。b.有P-P间期逐渐缩短而后出现长的P-P间期,并且周而复始。c.长P-P间期小于最短P-P间期的2倍。
2、变异型文氏窦房传导阻滞:又称OkadaⅡ型窦房阻滞。心电图特点:a.必须为窦性心律,窦性P波。b.窦性P-P间期逐渐缩短,其后P-P间期不变或稍长。最后出现一个无窦性P波的长间歇。c.无窦性P波的长间歇:即长P-P间期略短于2个窦性周期。
3、不典型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又称OkadaⅢ型窦房传导阻滞。出现不典型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时,窦房传导的增量并非逐渐减少,而逐渐增加。在心电图上表现为P-P间期逐渐延长,继而突然明显延长成一个无窦性P波的长间歇,长间歇略短于2个窦性周期。
对上述窦房传导阻滞的种类,大家必须要正确的把握,积极把握窦房传导阻滞的种类,才能够因此得出积极的认识,进而帮助大家得出准确的确诊和治疗,以避免疾病危害的发生。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