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房间隔缺损的介入疗法相关常识

2015-12-09 放心医苑网 A +

房间隔缺损(asd)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心病,在成人先心病中发病率居于首位,男女之比为1:2,且有家族遗传倾向。

房缺介入治疗的基本原理

经导管在房间隔缺损的部位送入一个双盘结构的封闭器,双盘中的一个盘在左心房而另一个在右心房。

两个盘由一腰相连,而该腰正好通过房间隔缺损口,双盘夹住房间隔,一方面关闭房是隔缺损,另一方面固定住封堵器。

适应症

1年龄大于三岁,体重>5kg。

2继发孔房缺,其局部解剖结构须满足以下条件:a)最大伸展直径<40mm;b)边缘至少4mm;c)房间隔直径大于房间隔缺损14—16mm。

3复杂先心病功能娇治术后遗留的房缺。

4继发孔房缺经外科手术修补后残余分流或再通。

5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明显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

6临床有右心室容量负荷过重的表现,如右心室扩大等。

禁忌症

1已有右向左分流者。

2多发性房间隔缺损。

3合关并有其它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4心脏内有血栓特别是左右心耳内。

并发症

1残余分流,即封堵器未能完全覆盖缺损口。

2异位栓塞,为封堵器脱落引起的严重并发症。

3血管并发症及感染。

4机械性溶血较少见。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