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devine等报告,在进行hla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单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动员受者外周血干细胞(pbsc),可以降低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危险。
近期资料显示,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pbsc,可以加快移植进程,但急慢性gvhd的发生危险增加。devine等的研究旨在确定gm-csf与g-csf联用或单用gm-csf,是否能改变pbsc移植物各组分的数量及质量,是否能影响gvhd的发生危险。
该研究共纳入202例晚期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患者在接受hla相合的同胞供者异基因移植前,采用以下动员方案:92例单用10μg/kg/dg-csf(g组),79例联用g与5μg/kg/dgm-csf(g/gm组),31例单用gm-csf10μg/kg/d或15μg/kg/d(gm组)。cd34+细胞最小采集量被定在2.0×106/kg。
结果显示,g组和g/gm组患者获得的cd34+细胞分别为(9.8±7.2)×106/kg和(10.9±7.9)×106/kg,显著高于gm组(3.7±2.0)×106/kg,p<0.001。与单用g或g/gm相比,gm组患者发生ⅱ~ⅳ度急性gvhd的危险显著下降。有趣的是,与单用g组相比,g/gm组发生ⅱ~ⅳ度急性gvhd危险更高,而ⅲ~ⅳ度急性gvhd发生危险不增高。
点评
移植后急性gvhd是移植相关死亡的原因之一。在该研究中,单用gm-csf动员,虽然获得的cd34+数量较少,但对植活无明显影响,而重要的是,可以减少gvhd的发生。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