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蚊虫甚多,人们在室外乘凉时,常被蚊虫叮咬,胳膊上、腿上起了红肿的大包,甚至一片水泡。如果用药不当,不但不能减轻炎症,有时反而加重皮肤损伤。
蚊虫叮咬可产生虫咬皮炎或丘疹性荨麻疹。前者表现为局部出现明显红肿;后者多数与被臭虫、跳蚤、螨虫等叮咬有关,会产生水泡状的皮疹,皮疹多见于四肢、躯干,通常让人感到异常搔痒。
不慎被毒蚊虫叮咬后,千万不要用手搔抓患处,以免导致即发感染。如果是单纯的虫咬皮炎,涂抹虫咬药水即可;如果是丘疹性荨麻疹,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或含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如果起了水泡,要及时到专业医院把泡液放出。此外,如果发生继发感染,尽量避免使用外用药,而应口服抗生素治疗。
清凉油(又名万金油):外搽有清凉、止痒等功效。可用于蚊虫叮咬后皮肤瘙痒不止,用该药搽患处有消肿活血、清凉止痒之疗效。
无极膏:有抗炎、镇痛、抗菌等作用,外搽适用于虫咬性皮炎、皮肤瘙痒症,也可用于浅表霉菌性皮肤病,如足癣等。
皮炎平软膏:其特点具有消炎快、止痒迅速、抗过敏作用强。适用于虫咬性皮炎、职业性皮炎、各种类型湿疹、瘙痒等,外搽患处每日5-8次。因蚊虫叮咬而引发的病毒感染,诸如皮炎平、艾洛松一类的激素性药物都不适合使用,一旦使用将会给创面带来色素沉着,并可能导致创面出现皮肤萎缩、继发感染等症状。
(责任编辑:jb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