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也有局限

2010-02-03 39健康网 A +

  56岁的周先生,一年前因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做了椎间盘切除术,术后腰腿痛好转。没想到,没过多久腰痛症状复发,且持续不好。去医院就诊,说是由于术后肌肉损伤及瘢痕等造成的并发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尽管大多数病人只需通过非手术治疗,就可以缓解疼痛或治愈,但有10%-15%的病人,最终需要手术治疗。

  然而,传统开放手术如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椎板开窗”式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等,创伤大,手术切口达15厘米以上,并要广泛剥离椎旁肌,咬除椎板及部分关节突,这样就破坏了脊柱的后柱结构,术后易导致腰椎不稳和长期下腰痛。周先生就属于这样的情况。

  微创手术,症状消失

  相比之下,林女士就幸运多了。林女士48岁,是某财务公司的职员。去年10月,她突然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腰痛,磁共振(MRI)检查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手术治疗。医生根据病情及林女士的要求,采用了显微内镜下椎问盘髓核摘除术,经腰椎后入路为其治疗。

  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手术的切口长约1。6厘米,手术全程仅用一个小时。术后林女士即刻感觉腰腿疼痛症状消失。术后第3天下地走路、感觉良好,从前的腰疼腿麻等症状都消失了。第5天她就出院回公‘司上班了。术后3个月回访,林女士感觉恢复得很好,每天已能走很长的路。复查拍片显示其植入的骨头长得很好。

  总体费用相差不大

  显微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是近年来国外开展的一种治疗腰椎闯盘突出的最新微创手术方法,与常规的后路开放椎间盘手术相比,两者存在着显著的不同。传统椎间盘手术切口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需要广泛的组织分离,对组织和机体损伤较大。

  而显微内镜下的椎间盘手术是微创手术。由于在内镜放大几十倍的视野下手术,手术效果更可靠,术后病人的疼痛、麻痹等情况的恢复,甚至优于开放手术。

  当然,微创手术费用更高。但是,传统手术住院时间长,术后用药时间也长;而微创手术缩短了住院天数,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也缩短了。如果把住院费用、药费加起来算,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的总体费用相差并不大。

  微创,也有局限

  不过,微创手术对术者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术中仔细操作,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而且,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①病人年龄最好不要超过70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椎体骨质疏松较明显。椎间融合器安装后容易塌陷。

  ②术前CT、MRI检查显示椎板增生硬化、关节突内聚严重时,镜下操作空间小,不容易充分暴露椎管,建议行开放手术。

  ③多节段腰椎狭窄或滑脱病例,一般情况下不考虑内镜下手术。
(实习编辑:HF)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