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胆管癌治疗|胆管癌药物
胆管癌概述 胆管癌是指原发于左右肝管汇合部至胆总管下端的肝外胆管恶性肿瘤,临床原发性胆管癌较少见,多发于50~70岁的老年人,有时也可见于青年人。其发病男性多于女性,比例约为3:2。
胆管癌是怎么引起的 胆管癌的病因尚不明确,与其发病可能有关的因素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先天性肝脏纤维化、胆结石、肝脏中华分枝睾吸虫感染、胆总管囊肿等这些因素都能增加胆管癌发病的危险性。临床验证表明:胆管癌患者同时伴有胆管结石者仅占25%左右。有报告9%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伴有胆管癌。
胆管癌有什么症状和临床表现 胆管癌较常见的症状为S疸、腹痛、体重减轻、胃口减低、发烧、恶心或腹部肿痛等。有时伴有皮肤瘙痒、喘气等其他器官转移现象。一旦出现黄疸症状,表明胆管癌已发展到晚期,由于其无明显特殊症状,临床容易很被忽视,较难被发现。 临床表现:进行性、梗阻性黄疸为胆管癌的主要症状,常伴有皮肤瘙痒。约一半患者伴有中上腹胀痛和发热,但程度一般较轻。少数病人可出现胆管炎的表现,约一半病人有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胆管癌的发生部位可影响胆囊的肿大。肝脏常有肿大,可在肋下或剑突下扪及,其质地坚硬,压痛不明显。胆管癌后期还可出现脾肿大和腹水等门静脉高压表现。
胆管癌该怎么治疗 1、中医药治疗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对中晚期病人进行大剂量放、化疗,或对产生耐药的患者再次进行化疗无疑是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灾难。大多数癌症患者的死因并不是因为癌症本身所造成,而是由于不科学、不恰当的破坏性治疗所致。采用中药治疗可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既能巩固放化疗的治疗效果,又能消除其毒副作用,提高人体的代谢功能,有可能达到治愈癌症的目的。临床上常用胆管癌中药治疗药物有:珍香胶囊、抗癌平丸、安康欣胶囊等。 2、化学治疗: 应用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术中经胃网膜有动脉插管至肝动脉留置药物泵导管皮下埋泵术后经药物泵给药。但副作用较大,往往使患者望而却步。 3、放射治疗: 临床多采用术中放疗、术后定位放疗及分期内照射等,根治性剂量照射放疗对晚期胆管癌有一定的效果,因其可使癌细胞变性、坏死并抑制其生长,可延长晚期胆管癌病人的生存期。但其毒副作用较大,尤其是身体虚弱者和老年胆管癌患者根本不能耐受。 4、手术治疗 (1)肝门部胆管癌故息性手术:胆肠内引流术是首选的姑息手术方法,原则是胆肠吻合口应尽量远离病灶。根据PTC显示扩张的胆管情况选择胆肠吻合部位,部分病例由于病灶侵犯肝门,或因肝萎缩-肥大复合征存在,萎缩叶胆管吻合、引流价值不大。肥大叶胆管不易被发现,常采用扩张癌性狭窄后放置尽可能粗而较硬的T形管、U形管或内支撑导管。 (2)中、下部胆管癌切除术:中、下部胆管癌比肝门部及乳头部癌少见,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手术方式是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下部癌无法切除者可用上述姑息性疗法。 (3)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方法的选择: ①超半肝或三肝切除及肝门部胆管、肝外胆管、部分尾状叶切除、胆肠吻合。适用于左或右肝管癌侵及二级以上肝管和尾状叶肝管。 ②姑息性切除。肝方叶及肝门部胆管、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吻合,并残留部分癌组织如尾状叶肝管或门静脉前壁。 ③肝方叶或左半肝切除及肝门部胆管,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吻合。适用于左肝管及肝总管癌。 ④肝门部胆管、胆总管及胆囊切除、胆肠吻合。适用于未侵及肝实质之肝总管癌。 ⑤肝方叶或右半肝切除及肝门部胆管、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吻合。适用于右肝管及肝总管癌。 ⑥肝方叶或加部分右前叶切除及肝门部胆管、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吻合。适用于肝总管癌或汇合部胆管癌。 ⑦门静脉主干、汇合部或左右干前壁受侵犯者切除其受累部分静脉壁再予血管修补重建,术后辅以腔内放疗。
胆管癌该怎么预防 1、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禁食辛辣和油腻食品,忌烟酒。 2、积极治疗癌病变前,及早发现可能引起癌变的诱因。 3、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女性一定要定期进行B超检查,发现有胆囊炎、胆结石或息肉等,更应追踪检查,发现病情有变化应及早进行治疗。
胆管癌病情胆管癌用药方案组合优惠价格未转移肝复乐胶囊9盒+去甲斑蝥素片3盒1200元肝复乐胶囊9盒+消癌平片4盒1000元慈丹胶囊10盒+消癌平片4盒1700元消化道转移肝复乐胶囊9盒+参莲胶囊10盒1200元肝复乐胶囊9盒+珍香胶囊15盒扩散转移肝复乐胶囊9盒+复方斑蝥胶囊(60粒)3盒1000元肝复乐胶囊9盒+参丹散结胶囊12盒2500元华蟾素口服液15盒+去甲斑蝥素片3盒2000元胸水、腹水请加用臌症丸+健康补脾丸 疼痛请加蟾乌巴布膏、复方蟾酥膏